姚根林
本人從事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已有二十余年,這期間曾參加過一些城市物理教學的調研。相比于城里同學齡的學生,農村的孩子表現出這樣的特點: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動手能力弱,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整體上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足。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我逐步摸索出了一些適合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方法、途徑。
一、采用針對的教法
談到教學工作,其實主要形式就是課堂教學、輔以課外答疑。課堂教學的成敗往往決定了整個教學過程的好壞,而課堂教學的過程一方面受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受教學過程特有的規(guī)律制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做到以下幾點是必須的:
1.對學生所學的及將要學的做到心里有數,備好每節(jié)課
我一直注重備課的質量。每學期開學前,除了吃透初中物理教材和課程標準外,還通曉小學的《科學》、《高中的物理》,這樣,講課時詳略就“有章可循”了。對小學《科學》課本中已提到的一些基本的自然現象,重點在補充與復習上,例如一些熱學、光學現象;對于《高中物理》課本中一些引起銜接問題,適當做一些課外的拓展,進一步為學生后期的學習打下基礎,作為教師本身需常閱讀一些物理方面的書籍、雜志以便將課講好。同時,備課過程中還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水平,只有這樣方能使課程講授有針對性,學生樂于接受。
2.注重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本人的初步印象是:圖越來越多,文字越來越少;探究的東西越來越多,現成的答案越來越少。對農村學生,新教材的操作難度可能還要大一些。在教學過程可采用“懸疑——討論——講授知識點”的形式。這樣的方式一方面體現了新課程中的“課程是教材、老師、學生、環(huán)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共創(chuàng)共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適時地幫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二、調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不再認為是枯燥的事情,學習效率就會提高。我通常采用以下兩點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1.重視實驗的作用。初中物理實驗一般分為演示和學生實驗
農村初中的實驗器材相對較少,條件差一些,個人認為,對農村學生而言,實驗現象往往使他們感到好奇,增強他們運用知識的信心,所以要千方百計做好演示實驗,盡量讓學生做好學生實驗和課堂小實驗。
2.注意表達的生動,引用文學作品中的典故
教師有水平,也必須通過語言傳達給學生。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們聚精會神。本人在新課進行前,用一些文學作品中的故事、笑話把學生帶進課堂,集中注意力,使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
3.通過知識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今年南方的冰凍雪災,讓學生從給雪地撒鹽、汽車輪胎上裝防滑鏈等方面注重物理知識的靈活應用,從而激起他們學習物理的求知欲。當講授《平面鏡》一節(jié)后,可安排男、女同學各兩位面對面站立,一個演示實物,一個演示平面鏡成像,做有關的動作(正立,向前走一步)看哪一組動作符合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這樣的活動既具有趣味性,又有娛樂性,這種方式寓教于樂,利于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建構民主課堂
利用新型的師生關系,形成民主課堂。這種關系其實并未消除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也沒有消除對知識的傳授作用,只是把教師的教育活動建立在師生平等、相互理解交往的基礎上,把教育放在生活的大背景上,使知識學習真正地與學生的精神發(fā)展相關聯。
例如本人在教學“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一節(jié)中,有一位同學在上課過程中提出:讓幾個同學分別充當電路元件,其中一人充當電源,并介紹電源的作用,二人充當開關并介紹開關作用,胳膊充當導線,然后由一名學生按電路圖把他們組成串聯電路。我立刻采用這位同學的建議,這時臺下同學指手劃腳,臺上臺下的同學融為一體,課堂氣氛異?;钴S。在這種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以游戲的形式完成了教學,突破了教學難點。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把握學生接受知識的良好時機,善于引導,適時點撥,成功誘發(fā),善于捕捉、點燃學生心靈智慧火花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真正使物理直接充滿生機和活力,讓這些農村的學生在寬松、民主、緊張、興奮的狀態(tài)下掌握物理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城東鎮(zhèn)新生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