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潮
常識
韓寒和隊友在挪威奧斯陸參加汽車比賽,下榻的酒店提供當地產的梨。韓寒用刀切開的時候發(fā)現,其實這些梨是沒有核的,只有一粒西瓜籽大小的種子,其他地方都能吃。住在隔壁的隊友王睿聽到韓寒的“新發(fā)現”,很詫異地從垃圾桶里撿起前幾天吃的梨核,原來他硬生生地用嘴修出了一個核的形狀。無核的挪威梨也讓我眼界大開,感觸頗深。
“梨有核”已經成了“常識”。若不是韓寒用刀子切開那枚挪威梨,發(fā)現了這個“秘密”,恐怕王睿依然會每天啃出一個虛擬的“梨核”。我們也不會想到,世界上還會有無核的梨。
【分析品悟】每個人心中似乎都隱藏著一個“不能吃的核”,我們常常被一些“常識”阻礙了手腳,被一些“真理”左右了思維,四平八穩(wěn)地、習慣性地想問題、做事情,鮮見思維的火花,少見創(chuàng)新的熱情,讓我們的生活壓力大于樂趣。如果一切都循規(guī)蹈矩,就連“吃梨多咬一口”的勇氣也沒有了。
【適用話題】嘗試發(fā)現真理習慣創(chuàng)新勇氣
問題
維特根斯坦是劍橋大學著名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著名哲學家羅素問穆爾:“你最好的學生是誰?”穆爾毫不猶豫地說:“維特根斯坦。”“為什么?”“因為在所有的學生中,只有他一個人在聽課時總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焙髞?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人問:“羅素為什么會落伍?”維特根斯坦說:“因為他沒有問題了?!?/p>
【分析品悟】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沒有問題,就說明你沒有一顆敏感而進取的心,沒有一雙敏銳而深邃的眼睛,更沒有使自己邁動前進的步履的方向和動力。
【適用話題】沒有問題發(fā)現超越與落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新奧爾良市長為何不為人識
據媒體報道,美國新奧爾良市市長辦公室6月8日稱,該市市長納金因所乘航班出現疑似H1N1流感患者,在上海被隔離?!堕L江日報》6月11日刊登魏文彪的文章說,對于此事,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小組新聞組陳先生表示,最近有一班從美國飛到上海的飛機中,一名法國籍乘客被確診,他前后三排共39人被實施醫(yī)學觀察,但是截至8日晚,隔離觀察者中并沒有人稱是“美國新奧爾良市市長”。而且陳先生告訴記者,被隔離的39人都是經濟艙的乘客。
其實,新奧爾良市市長在航班上不“自報家門”很正常,因為在美國,官員受到廣泛監(jiān)督,出現特權行為很容易受到抨擊。另外,美國官員花錢受到很大限制,不敢、不能隨意浪費納稅人的錢,出現市長出國訪問坐經濟艙的現象實屬正常。
【分析品悟】相比之下,我們的一些官員為人處世卻很“高調”,在任何場合都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官員。至于用錢方面,一些官員更是缺乏起碼的珍惜納稅人稅款的意識。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有關人員自然想象不到美國的一位市長在航班上會不“自報家門”,而且乘坐的是經濟艙。
【適用話題】節(jié)約珍惜民本意識民主監(jiān)督
奇妙的兩組鏡頭
1960年,美國因貧富差距懸殊,產生許多社會矛盾。窮人不但仇恨富人,還對政府有抵觸情緒。為緩和社會矛盾,美國政府曾想了許多方法。比如,給富人增稅,給窮人增加福利;提高汽車、豪宅等奢侈品的售價,在窮人密集地設廉價超市等。但是,收效甚微。
有一天,一個叫羅伯特的電視記者,拍攝到這樣兩組畫面:一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此人在辦公室里超負荷地忙碌著,雖然西裝筆挺,但神情憔悴、滿面疲憊。另一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寫字樓工作的清潔工,他身著藍色帆布衣服,破舊但不臟亂。只見他一邊清掃垃圾,一邊哼著俄羅斯鄉(xiāng)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總經理是美國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潔工是美國典型的窮人代表。這兩組鏡頭在電視上播出之后,奇跡出現了:許多窮人不再仇恨富人,居然還有很多富人開始羨慕窮人的生活。
很多政府官員和社會學專家都覺得奇怪,僅僅是兩組極普通的鏡頭,怎么就有這么大的威力,使政府耗巨資無法解決的問題得以輕易化解?
【分析品悟】不能只比物質。以前,許多鏡頭都習慣于對準富人的資產和窮人的疾苦,矛盾便出現了。這位記者將鏡頭對準富人和窮人的內心,富人因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憊;窮人因為生活簡單,所以滿臉自得。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
【適用話題】物質與精神仇富貧富懸殊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幸福感換個角度化解
導演是這樣教育大牌演員的
臺灣著名導演李行講過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有個著名的男演員,耍大牌,常不守時。有一天拍戲,大伙全到了,獨獨不見那個男演員。導演說:“等他!”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一個鐘頭,導演、演員、攝影、燈光、場記、場務,大家全乖乖地等。終于,那男演員到了。導演沒罵他,但是也沒開工,而是站起來,對所有的人說:“好了!收工!”于是燈光滅了,大家全走了,留下那一個演員,呆呆地站在黑黑的場子中間。從此,那男演員再也不敢遲到。
【分析品悟】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常常不是公德,而是“私德”。從心靈深處在乎別人的“私德”,常常比公德更重要。
【適用話題】尊重別人與尊重自己守時素質修養(yǎng)公德與修養(yǎng)
好粥是熬出來的
學者饒宗頤的一生,著述3000萬言,治學領域遍及敦煌學、甲骨學、考古學、史學等諸多學科。
2007年,饒先生在接受央視節(jié)目主持人采訪時,透露過這樣一個細節(jié):老先生有一年在法國考察,他聽說法國南部有個原始山洞,這個山洞的巖壁上畫有2萬年前的巖畫,而且這些巖畫中還有一匹中國的蒙古馬。為了證明遠東近東的人類在2萬年前已有溝通接觸,老先生決定親自去巖洞看個究竟??墒?因為有關部門擔心人們的呼吸破壞了洞內的景觀,所以這個巖洞對外一周只開放一次,而且一次只開放一個小時。老先生為了一睹這匹蒙古馬,硬是等了一年。
【分析品悟】“成功源自寂寞”。對學問、事業(yè)的追求,富有“耐心”是多么的重要。饒先生為一幅巖畫而花了一年時間來等待,正體現他嚴謹治學、孜孜以求的精神,而擁有這種精神,也正是他之所以成為著述等身、涉獵廣泛的巨匠的原因。
【適用話題】等待耐心因與果治學成功與態(tài)度
讀料
玉雕師王先生在毛料市場看中了一塊石頭,一塊極普通的玉石。他用300塊錢買了下來,想雕刻個作品??伤没丶液蠖嗽斄税胩煲矝]琢磨出要雕刻個什么,他就把那塊石頭放在了角落里,一放就是5年。
5年后,他又把那塊石頭搬了出來,并且很快就雕刻出了一件作品:《祝?!?。一個雙手合十、慈眉善目的老奶奶,一臉的慈祥和虔誠,似乎正在祝福人間萬物的吉祥和平安。
作品剛剛完成不久,就有人想購買,而且出價高達38萬元。一塊僅僅300元的石頭一下子增值到如此高價,一般人是求之不得的。然而,王先生竟沒賣。有人不解,一塊區(qū)區(qū)300元的石頭,雕刻也沒用多少工夫,怎么就變得價值連城了呢?這不是點石成金了嗎?
王先生說,我雕刻它是用了不長的時間,可是為了賦予它靈性和意境,我讀料整整用了5年啊!(讀料,是雕刻專業(yè)術語,意思是說雕刻師對毛坯料的形狀、色澤、質地等原始形貌和特點進行審視,在腦中形成輪廓,最終構思出定型的雕刻圖案。)
【分析品悟】沒有5年潛心讀料,王先生就不可能點石成金,也就沒有這件昂貴的藝術品的面世,那塊石頭也許還會繼續(xù)寂寞地躺在角落里。所以,讀料,是他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過程,或許也是一個無人知曉的過程。
點石成金,字面上看,只有“點”的結果,沒有“點”的過程。許多時候,我們只看到石頭變成了金子,卻沒看到石頭是怎樣變成金子的。
【適用話題】藝術的構思與創(chuàng)作點石成金過程與結果醞釀
你還會哭泣嗎
片段一:有年某地暴發(fā)大洪水,良田萬頃頓成澤國,無數百姓家園被毀。目睹災民慘狀,縣長禁不住淚水長流。一位當地作家在他的報告文學中寫到了這位縣長的哭泣,讀之叫人無不唏噓??墒?居然有人嘲笑道:他哭什么?哭有什么用?這是對人性的真誠和善良的漠視和責難。我們印象中的屈原不也是雙眼飽含淚水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片段二:一位教授在一個學習班的講臺上,痛陳官場腐敗種種,竟不能自已,失聲痛哭。全場驚愕,面面相覷,似乎教授的哭泣很沒來由。這個學習班是培養(yǎng)后備干部的,這些人只要學會點著頭微笑,過不了幾年就會飛黃騰達。現實的生存空間容不得你想哭就哭,否則別人會說你懦弱、幼稚,或干脆說你有毛病。
【分析品悟】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流淚又有什么值得指責的?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竟需要為自己的真誠和善良感到羞愧?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竟需要掩飾自己純真的靈性?是否有一天,人類真的會“情感沙漠化”?是否終究有一天,人類不再會哭泣了呢?
【適用話題】公仆的良知真誠與善良羞愧冷漠哭泣掩飾麻木
看輕自己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講過這樣的故事:英若誠小時候成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口人坐在大餐廳中。有一次他突發(fā)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的一個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遍尋不到他的時候再跳出來。令英若誠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大家離去,他這才蔫蔫地走出來吃殘羹剩菜。自那以后,他就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會大失所望。
【分析品悟】“心量要大,自我要小?!蹦軌蚩摧p自己,是一種境界。善于看輕自己的人,不會自高自大,懂得只有努力奮斗,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人生的高峰。
【適用話題】自我看輕自己心態(tài)與人生辯證看待自信
讓孩子學會付出
首屆兩岸四地親子文化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看著那位媽媽,我心里很悲傷?!北本煼洞髮W教授、博士生導師于丹在論壇上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一次學生考試,監(jiān)考的于丹教授看到一對父母隔著玻璃不停地向自己打著手勢,她以為是哪個學生忘了文具,父母給他送來了。于丹馬上走了過去,那位媽媽指著教室里一位穿格子襯衫的小伙子給于丹教授看,讓于教授提醒自己兒子考試之前去上廁所,因為她忘了提醒兒子了?!霸S多父母過分地付出了自己的愛,而忘記了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也要對別人付出愛?!庇诘ふf。
“我經常聽到一些孩子對我說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眲④谡搲险f,“這些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苦惱,是因為他們只得到了愛,而沒有付出愛?!?/p>
一次劉墉來到內地的一個貧困地區(qū),看到那些孩子生活艱苦卻在拼命學習,劉墉問:“你們學習是為了什么?”那些孩子指著面前的河說:“我要好好學習,過那條河?!钡且酝瑯拥膯栴}問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的孩子時,他們卻回答:“我父母讓我好好學習,長大找到好工作多掙些錢,可是他們現在就已經很有錢了,還要我掙什么錢?他們省著點兒不就行了?”
【分析品悟】時下,許多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準備好了一切,所以許多孩子不懂得責任,不知道“什么都擁有”的生活到底還有什么意義。其實,好的親子關系,是父母與孩子都打開心房,并且一生都相互坦誠付出。從更深的層面來說:“人是活在責任里?!辈欢熑?不知付出,便是極大的悲哀。
【適用話題】責任付出父母之愛親子關系生活的意義
災難的“遺產”
1931年6月27日,位于美國衣阿華州的斯潘塞小鎮(zhèn)發(fā)生火災,這場大火燒毀了大半個小鎮(zhèn),不僅成為小鎮(zhèn)歷史上,同時也成為衣阿華州歷史上最為慘重的人為災難。火災的原因很快被查出來了:當時,一個年紀大約8歲左右的男孩,趁人不注意時點燃了一個花炮。突然響起的鞭炮聲,讓旁邊的人嚇得尖叫起來,男孩一驚,將花炮扔到了一大堆正在展銷的煙火爆竹里……
就在大家激烈地爭論著哪種懲罰更有力度時,鎮(zhèn)長站了出來,建議大家可否考慮對男孩不予任何懲罰,理由是無論將他交給警察,還是公布其姓名,都會毀掉他的一生。最后,小鎮(zhèn)全體居民一致同意不對肇事男孩進行任何懲罰,并且永遠不公開他的姓名、身份。
這場大火成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小鎮(zhèn)人的精神撫慰劑和黏合劑,大家齊心協(xié)力,在廢墟上重建家園。很快,一座嶄新的小鎮(zhèn)建成了。更重要的是,小鎮(zhèn)上的居民變得更加和睦了,全鎮(zhèn)一萬多人,幾乎彼此都可以叫得出對方的名字,即使不認識的人相遇也會互致問候。
這個真實的故事,在美國暢銷書《小貓杜威》中有簡短描述。作者即出生于斯潘塞,關于那場大火,她動情地寫道:我們是一個鎮(zhèn)。我們共同擔當。我們解決問題,我們不要互相指責。我們管這叫“進步”,如果你問“進步”是什么意思,我們會思索片刻,然后回答:“說起來,是那場大火。”
【分析品悟】可以這樣說,這座小鎮(zhèn)及生活在小鎮(zhèn)里的人們,因一場火災而得福。它讓人們懂得面對災難時刻,要么寬容仁愛而齊心協(xié)力,要么惡意相殘而分崩離析。家庭、城鎮(zhèn),甚至民眾,都是這個道理。
【適用話題】因禍得福寬容仁愛面對災難共同承擔齊心協(xié)力
投訴電梯
一家五星酒店,有臺觀光電梯。一天,一位來自英國的女士把這臺觀光電梯投訴到了總臺,并要求酒店經理與她溝通。
經理細問之下獲知,原來這位英國女士住在十六層,早晨她準備到二樓用自助餐,在十六層等電梯時,電梯開了,但門口站著三四個人,沒有讓開身子的意思,她想總不能擠進去吧,于是等著他們讓開身子,但直到電梯門自動關上了,他們仍然站著沒動。
經理聽完,差一點就要笑了。就這么一件小事,也值得投訴,而且可笑的是,她竟然要投訴這臺電梯。
但是,女士接下來的話,卻讓經理十分難堪。女士說:“客人乘電梯時沒有禮儀,固然是他們自身的原因。但是,我在電梯里找了半天,也沒有發(fā)現類似的提醒啟事,這說明你們在縱容這種行為,你們的管理存在著很大的問題?!?/p>
后來經理才知道,這位女士是英國一家酒店連鎖公司的總裁,她對酒店業(yè)的管理十分精到。
【分析品悟】這看似一個酒店管理問題,其實是一個國家的文明禮儀問題。如果你生活在都市,有過乘電梯的經歷,你就會一聲嘆息。為了自己方便出入,擠在門口;看到有人從遠處跑來,自顧自讓電梯門合上;不管先出后進,爭先恐后往里擠等等。這些細節(jié),我們習以為常,但其實卻是一個大問題。
【適用話題】細節(jié)管理文明禮讓小事不小習以為常
別問這有什么用
“這有什么用?”幾乎是很多爸媽最愛問的一個問題。
“我想學舞臺劇?!薄斑@有什么用?”
“我正在讀《追憶似水年華》?!薄斑@有什么用?”
“我會彈巴哈了?!薄斑@有什么用?”
這往往是孩子們最不習慣回答的問題。但很多人,總是隨著這個問題一起長大的。這種現象我們應如何看待?對許多人來說,是否值得慶幸?
【分析品悟】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大都沒有什么用。例如,榮譽、正義、尊嚴、文明等等,這些一再在灰黯時刻可以拯救人、安慰人的力量,對很多人來講“沒有用”,但它們恰恰都是人生的珍寶,最值得你我反復追求。人生,并不是拿來用的。
【適用話題】用成長實用主義人生素質
百事可樂PK可口可樂
據有關媒體報道,美國可口可樂總公司內部員工偷取可口可樂飲品的樣本及機密文件,企圖出售給百事可樂。
消息一經公布,迅速在全世界引起震動。就在人們?yōu)榭煽诳蓸窇c幸,不斷追問是誰提供了情報時,可口可樂高層卻表示,向公司和有關當局提供情報的其實是百事可樂公司。這下,人們迷惑了,誰都不明白百事可樂為什么不利用這個機會,扭轉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境況,而非要幫助可口可樂呢?
【分析品悟】毋庸置疑,百事可樂公司的舉措,是明智的。時下各界的競爭是激烈的,但必須保持公平與合法,百事可樂幫助可口可樂就是不能讓它消失在自己的視線里,它是自己前進的動力!
【適用話題】競爭公平合法對手是自己前進的動力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眼界
材料一:有一位非洲的酋長去英倫三島觀光,回來后,別人問那里的情形怎樣,酋長想了想,回答:“那里的人都說英語,連小孩子也在說?!鼻蹰L說的并沒有錯,他所注意的只是這些,其他的或許被忽略了。
材料二:有一次,哲學家池田大作問歷史學家湯因比:如果您可以選擇出生時間和地點,您怎么選?湯因比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愿意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歐亞大陸的交匯點。那時古埃及文明、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在這一區(qū)域匯聚并擴散到全球,親歷其間,可以準確地觀察到各種文明形態(tài)對世界的影響。
【分析品悟】湯因比不愧是大師,眼界超越古今,凝注于歷史的蒼茫之處。這就是眼界。眼界決定了價值取向。一個人與一個時代的結合,很大程度取決于眼界。打開了眼界,自然就打開了心胸??匆粋€人,不妨先看一看他的眼界。
【適用話題】眼界價值取向心胸人與時代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解放路實驗學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