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新形式下,如何領會新的體育教學大綱精神,如何通過體育課使高中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是擺在我們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本人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得到了一些寶貴的經驗。本文重點論述了本人是如何轉變觀念、如何安排體育教學,使體育課充滿生機、深受學生喜愛的。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過分強調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化和程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傳統的體育課已不再受到學生的歡迎。2001年新的體育教學大綱的實施頒布,為我們高中體育教學指明了方向。根據新的體育教學大綱樹立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統一性和選擇性相結合的原則,我們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室外體育課采取“半開放式”的形式;室內體育課使用電教多媒體手段進行體育理論課的教學。
我們首先對我校高中生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經過了九年的學校體育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育理論知識,通過對田徑、體操、球類各項目、武術等項目的學習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并在個別項目上表現出良好的運動技能和濃厚的興趣。傳統的體育課,教材過于統一,上課形式過于單調,嚴重阻礙、限制了高中生能力的發(fā)展和對體育課的興趣,不符合現階段學生的特點。學生已厭倦了從小學至中學的立正、稍息,反復練習技術動作,而且在其中也體驗不出什么樂趣。我認為,到了高中,學生性格、能力、興趣愛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在球類項目上的表現出來的技能有著明顯的差異,如果再去用統一的形式上課,將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上面提到的學生能力上、興趣上的差異,造成的結果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原有的安排統一、單調乏味的內容以及組織學生統一學習和練習的形式,有意或者無意地挫傷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既然要擺脫傳統的上課形式,就要有一套適應當前我校學生的嶄新上課形式才行,我們體育教研組保守了一點,選擇了“半開放式”的上課形式。為什么只選擇“半開放式”呢?因為教學大綱要求每一個學生每一學年都要通過五項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考核,所以目前我們只可以小面積地試驗一下,一節(jié)體育課把學生按人數分成兩組,一組由教師帶領練習達標項目,一組給他們去自由選擇內容進行練習或者根據興趣愛好組成一個個小組進行游戲性質的比賽,教師根據時間鳴哨進行兩組輪換?!鞍腴_放式”的教學形式和讓學生根據眼興趣、愛好自己選擇項目上體育課,我們擔心可能不會被學校領導以及其他教師所接受,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認為:體育教師就應該是言傳身教、全班學生排好整齊的隊伍認真地聽教師講解示范、并按照老師的要求一絲不茍地練習才對,讓學生開懷地去玩那就是大逆不道、那就是放羊式的教學。經過激烈的辯論和思想斗爭,最后我們還是決定大膽地嘗試一下。
以前我們體育教師惟恐學生在體育課上學不到東西,在體育課上拼命地向學生傳授技術,自己累得滿頭大汗,而學生對這些絲毫不感興趣。我認為體育課,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應該總是向學生傳授技術為主要目的,追求標準的技術動作。技術無疑是我們體育教學的誤區(qū),技術對體育課真的那么重要嗎?學生對技術謝謝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學生喜歡研究,學生不喜歡“你應該這樣做”的體育課,讓他們在游戲比賽中去體會技術不行嗎?學生上體育課是為了鍛煉,不是去參加體育比賽,不要老是教那么深奧的技術把體育學習的選擇權交給他們,給他們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和時間。要知道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在全面貫徹落實體育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我們還要積極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個人專長,確保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項或者更多的運動項目是自己的拿手的,讓他們在其他環(huán)境下也能夠利用其參與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個性,為體育活動的普及與開展做準備。
筆者利用這種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培養(yǎng)出一些有個性的運動型的學生,在市級以及其他級別的運動比賽中取得了喜人的戰(zhàn)績。在此想將這點心得與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郭立新
新形式下,如何領會新的體育教學大綱精神,如何通過體育課使高中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是擺在我們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本人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得到了一些寶貴的經驗。本文重點論述了本人是如何轉變觀念、如何安排體育教學,使體育課充滿生機、深受學生喜愛的。
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過分強調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化和程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傳統的體育課已不再受到學生的歡迎。2001年新的體育教學大綱的實施頒布,為我們高中體育教學指明了方向。根據新的體育教學大綱樹立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統一性和選擇性相結合的原則,我們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室外體育課采取“半開放式”的形式;室內體育課使用電教多媒體手段進行體育理論課的教學。
我們首先對我校高中生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經過了九年的學校體育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育理論知識,通過對田徑、體操、球類各項目、武術等項目的學習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并在個別項目上表現出良好的運動技能和濃厚的興趣。傳統的體育課,教材過于統一,上課形式過于單調,嚴重阻礙、限制了高中生能力的發(fā)展和對體育課的興趣,不符合現階段學生的特點。學生已厭倦了從小學至中學的立正、稍息,反復練習技術動作,而且在其中也體驗不出什么樂趣。我認為,到了高中,學生性格、能力、興趣愛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在球類項目上的表現出來的技能有著明顯的差異,如果再去用統一的形式上課,將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上面提到的學生能力上、興趣上的差異,造成的結果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原有的安排統一、單調乏味的內容以及組織學生統一學習和練習的形式,有意或者無意地挫傷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既然要擺脫傳統的上課形式,就要有一套適應當前我校學生的嶄新上課形式才行,我們體育教研組保守了一點,選擇了“半開放式”的上課形式。為什么只選擇“半開放式”呢?因為教學大綱要求每一個學生每一學年都要通過五項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考核,所以目前我們只可以小面積地試驗一下,一節(jié)體育課把學生按人數分成兩組,一組由教師帶領練習達標項目,一組給他們去自由選擇內容進行練習或者根據興趣愛好組成一個個小組進行游戲性質的比賽,教師根據時間鳴哨進行兩組輪換?!鞍腴_放式”的教學形式和讓學生根據眼興趣、愛好自己選擇項目上體育課,我們擔心可能不會被學校領導以及其他教師所接受,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認為:體育教師就應該是言傳身教、全班學生排好整齊的隊伍認真地聽教師講解示范、并按照老師的要求一絲不茍地練習才對,讓學生開懷地去玩那就是大逆不道、那就是放羊式的教學。經過激烈的辯論和思想斗爭,最后我們還是決定大膽地嘗試一下。
以前我們體育教師惟恐學生在體育課上學不到東西,在體育課上拼命地向學生傳授技術,自己累得滿頭大汗,而學生對這些絲毫不感興趣。我認為體育課,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應該總是向學生傳授技術為主要目的,追求標準的技術動作。技術無疑是我們體育教學的誤區(qū),技術對體育課真的那么重要嗎?學生對技術謝謝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學生喜歡研究,學生不喜歡“你應該這樣做”的體育課,讓他們在游戲比賽中去體會技術不行嗎?學生上體育課是為了鍛煉,不是去參加體育比賽,不要老是教那么深奧的技術把體育學習的選擇權交給他們,給他們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和時間。要知道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在全面貫徹落實體育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我們還要積極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個人專長,確保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項或者更多的運動項目是自己的拿手的,讓他們在其他環(huán)境下也能夠利用其參與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個性,為體育活動的普及與開展做準備。
筆者利用這種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培養(yǎng)出一些有個性的運動型的學生,在市級以及其他級別的運動比賽中取得了喜人的戰(zhàn)績。在此想將這點心得與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大家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