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華
幼年時,我常蹲在小爐子旁,看母親擺弄一個盒子。盒里裝著新摘的清明前茶,不時有茉莉的清香隨著盒子的翻動飄起來,輕輕地繚繞在小屋中,在院子中,在我們的一呼一吸間吞吐著芳香。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種溫暖仍像爐火的余熱溫溫地熨著我的心,肺腑之間依然有茉莉的輕香在流動,翻焙茶葉時那雨點般的脆響依稀在耳邊回響。母親每年都要在小爐子上手工制作一回茉莉花茶,等父親春節(jié)回來,屋里聚滿了親朋好友,茉莉花茶在一個個白瓷杯里舞動,每人端著一杯熱茶,這個屋子沸騰了,談笑聲、嗑瓜子兒的噼啪聲、孩子的嬉鬧聲,在茶的清香中漾開去。
在我的童年世界里,只有茉莉花茶。到我三十歲的時候,才碰到真正懂我的人,他給我泡鐵觀音。我喜歡看他把水煮開,沖洗茶具,那蓋碗、那小瓷杯,在他手里滴溜溜地轉(zhuǎn),聽話得很。到我手里就不行了,我經(jīng)常被燙得呲牙咧嘴,只好罷手。他把沸水沖入裝滿茶葉的蓋碗,拿起杯蓋輕輕一旋,泡沫就在蓋子上了,再一沖,干凈了。用食指把蓋子扣在蓋碗上,手腕一抬,清澈的茶水注入玻璃杯中,再倒出來轉(zhuǎn)上一圈洗杯,整個屋里充滿了清香,小瓷杯也一個個亮晶晶地張著嘴笑。先做足了工夫,第二遍的茶才是喝的,杏黃色的茶在杯中清亮亮的不由你不動心。吸上一口茶在嘴里含一會兒,連同茶香送入肺腑,一杯一杯再一杯。我喜歡這樣的感覺,柔和的燈光下,兩個人,一壺茶,兩個杯,一席話,把生活的煩惱一點點地澆散了。
我本以為鐵觀音是茶中的極品了,不曾想到,一次武夷之行,又讓我品到了武夷大紅袍,交了幾個朋友。因為我喝慣了鐵觀音,剛開始喝大紅袍有些不習慣,那股濃得有些焦的味道讓我退縮?;貋砗蟛痪?家里來了一個武夷山的姑娘,我拿出大紅袍招待她。她把茶具端到陽臺,在冬日的艷陽下泡大紅袍。不知是因了那陽光,還是家里的泉水,或者是武夷山的姑娘,我真正領(lǐng)略了大紅袍的香醇,如美酒般讓人沉醉。茶水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般的光彩,入口竟有如巧克力般的芳香繚繞在舌尖。兩個人,剝著花生,靠在曬得暖烘烘的被子上,聊著聊著,泡了一下午茶。她不時把茶倒在杯蓋上翻一翻,再泡,一樣出味。那天下午我們不知喝了多少杯,就一泡茶,從中午喝到黃昏。大紅袍真是下午茶的極品,怪不得歐美人士都喜歡。
早在茶博會上,就聽回來的記者講到白茶,看到他們在白茶制成的牌匾前照的像,個個激動得兩眼放光。白茶,有這么好嗎?這回到福鼎,在培植白茶的基地走了一圈,對白茶有了一些認識。車子繞著山路而上,沿路可見背著竹簍摘茶的茶農(nóng),茶的長勢很好,一層層順著山坡往上,每片嫩綠的芽尖都努力往上頂著,俏得很。帶隊的小陳一路上如數(shù)家珍,給我們講白茶的知識和功用,言語中充滿了對白茶的虔誠。這是一片無污染的有機茶園,未到山頂,茶的清香已沁人心肺,干練的蔡局長帶我們看了烘焙茶葉的廠房,為我們泡了一杯白毫銀針。白毫銀針是選擇采摘下來的芽尖晾干制成的,并沒有破壞其中的葉綠素。白茶是樸素的,并不需要考究的茶具,普通的玻璃杯就行了。沸水倒入杯中,每片茶葉都飄起來,如一個個綠衣蜂女,婷婷萼萼地舞蹈,那一根根細小的白毛飄呀飄的,就像少女臉上的絨毛充滿了生氣。白茶入口后留下一絲甘甜在舌尖回甘,那香氣,只能用心去捕捉。
母親說,白茶在她孩提時就有了,很多年都沒有流行起來,這些年漸漸地得到人們的青睞。而無論流行與否,白茶的清幽是要用心去品的。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