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生
目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如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課堂的氣氛沉悶;或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法,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等受到抑制。筆者認為,要激活課堂的教與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須通過三個步驟來實現(xiàn)。
一、認真?zhèn)湔n、熟悉教材是有效引導課堂教學的前提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從事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來說,一堂高質量的課與教師課前的充分準備是分不開的,對于英語教師來說也是同樣的。英語教師備課不僅要熟悉教學大綱,還要通曉教材的重難點。當然,除了這些以外,英語教師還必須清楚地了解自己教授的所有學生的特點。對于老師來說,不了解自己的學生,就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也就不能設計一系列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在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這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缎抡n程標準》也指出:“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以符合或貼近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水平……”
1.對教材的內容做到了如指掌,根據教材的難易度制定出適合本班學生的教法
認真?zhèn)湔n的前提就是要熟悉教材,對于英語教師來說,備好英語課的法則就是要“走進教材”。英語教師不要做英語教材的奴隸,而要做英語教材的主人。英語首先是一門課程,英語教材只是英語課程的文本載體,任何的文本都只是教學的一個工具、一種手段,工具有先進和落后之分,教材也有它的優(yōu)點和缺點,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教材。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不應只會教教材,而應學會如何用教材教,即對現(xiàn)有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先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再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等具體情況進行優(yōu)化整合,制定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法。
2.熟悉教材,清晰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引導
熟悉教材,又清晰了解自己學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走出教材”,放眼所有學生。“走出教材”是指教師在正確把握教材的前提下,站在“課程和教法要適應每個學生發(fā)展”的高度,開拓思路,打開視野,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歷與經驗,不同的學識水平以及社會實踐、社區(qū)資源、歷史文化,乃至相鄰學科相關知識等重新對教材進行統(tǒng)整,開展“增、刪、調、改”等處理工作,使課程化的教材逐漸變?yōu)榻處熆梢越痰慕滩暮蛯W生能夠學的教材,為學生體驗式地學、探究式地學、互助合作式地學創(chuàng)造條件,達到教學有的放矢,最后有效引導學生學習。
筆者以前在教人教版第六模塊Unit 2 Poems時,為了讓學生欣賞一些中英現(xiàn)代和古代的名詩先后補充了唐詩《樂府》/Folk-song-styled-verse、唐詩《春曉》/Spring Morning,徐志摩《再別康橋》/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和英美詩歌A Perfect Day、Afred的Ring Our, Wind Bells等;我在教第五模塊Unit 1 Great Scientists 中的“Reading Task : Finding the solution.”這一課時就發(fā)現(xiàn),這一課的任務比較抽象,里面通過數學家的故事介紹了一個數學原理。這篇文章如果刪去,太可惜,因為它是一篇很有意義的好文章;不刪去,則內容又太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上課也很枯燥, 怎么辦? 經過思考,我決定通過簡化和細化的方式來處理這篇課文。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再比如,在教授第一模塊到第五模塊時遇到許多偏難的聽后練習題,實踐中,我就把它們改成完型填空或變成“True or False”等使學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的練習形式。變通是教師體現(xiàn)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最常用的, 也是較易掌握的辦法。當然,對教材的變通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可以變難為易,也可以變易為難;可以變對話為短文,也可以變閱讀為聽力;可以把前面的內容放后面,也可以把后面的內容提到前面;可以把知識點分散,也可以把知識點集中。關鍵是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且符合教師的教學風格,并用課程標準做衡量和評價的尺度,以學生容易掌握教學目標為目的進行變通和調節(jié)。
通過這些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我明顯感覺到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生課堂注意力高度集中,整個課堂氣氛也隨之濃郁,教學效率無疑大大提高,而且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大幅度提高。
二、設法使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是激活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
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知識學習的探索者和發(fā)現(xiàn)者。以學生為主體,使其主動學習,課堂氛圍就自然活躍……
葉瀾老師在論述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時指出:“我們的認識是,新的教學過程的形成,首先必須讓學生的內在能量釋放出來,讓他們在課堂上‘活起來,從原有的靜聽模式中走出來。如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缺乏重建過程的基質?!币虼?激活英語課堂教學必須設法使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當然,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是有原則的,我個人認為,英語教師活躍課堂,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師生互補原則;
(2)發(fā)散和輻射原則;
(3)可操作性原則;
如在教授高一英語模塊(4)中的Unit 2 Reading 的時候,為了不讓學生感到困難和沉悶,我認真研究了課文,并引用了古代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學生朗誦后,我問:“What is the poem mainly about?”學生一下就展開了話題,有的說是贊頌勤勞的勞動人民,有的說是告訴人們要珍惜糧食,等等。我接著問:“Do you let food go to waste?”學生討論就更熱情了。這時就很順利地導入新課,我繼續(xù)提出問題:“Who do you know develop hybrid rice strain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ridding the world of hunger? Do you know more about him?”接著就導入正課,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實現(xiàn)互補原則。當然在導入過程中,盡量能達到發(fā)散和輻射原則。由此可見,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當然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老師又要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這也體現(xiàn)了可操作性原則。老師上課內容豐富、現(xiàn)實,教態(tài)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學生。認真?zhèn)湔n對課堂教學十分重要,不僅是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而且也是教師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
三、把教材內容適當拓展和延伸是引導和激活英語課堂教學氛圍的最好方法
可把教學內容拓展到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也可把教材枯燥的知識延伸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上來,進而引導和激活課堂氛圍。如在講高一課文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一文中,學生對課文并不感興趣,按正常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堂氣氛必然沉悶,教學效果也不會好。為此,在講課文前,我先在黑板中間寫出“Mosquito 蚊子”,接著提問學生如下問題:
Before we learn the contents of the text. I would like to ask you how much you have already known about mosquito.
(1)Have you seen a mosquito?
(2)Do you like or hate mosquitoes?
(3)Why?
(4)Were you bitten by a mosquito?
(5)Do all kinds of mosquitoes bite people for blood?
(6)Should we protect mosquitoes?
在我啟發(fā)式的一問一答中,不僅向學生輸入了知識信息,同時也向學生輸入了語言信息,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活躍了課堂氛圍。最后我還用簡單的英語告訴學生有關蚊子的一些情況:
Everyon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kn- owsmosquitoes. In fact,No one loves mosq- uitoes. But unfortunately amosquito may decides that she loves you. She? Yes she! Did you know that only the female mosquito bites people? A female mosquito bites you. It is not because she is unfriendly. She just needs your blood to reproduce. To male mosquitoes.They often drink juice of plants…
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下,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情感被老師的故事牽動,能主動開口跟著老師引導的思路進行學習。因此,這種做法經常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常玲玲.淺談影響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積極性的因素[J].長春師范學院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
[2]胡慶芳.美國高中課程發(fā)展研究[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菊萍.正確處理高中英語教材中Integrating skills 的閱讀與寫作關系 [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6).
[4]汪士樓.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10).
[5]俞紅珍.教材“二次開發(fā)”系列講座之一[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8).
[6]俞紅珍.教材“二次開發(fā)”系列講座之四[J].中小學英語英語與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