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梅
提問是數(shù)學課中最常用的語言方式,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手段。它不僅可以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而且可以加強師生的信息交流,更便于教師掌握信息的反饋,調(diào)控課堂教學。通過提問,能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掌握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課堂提問更是一門藝術,正如有位教育家說:“教學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地引導學生回答。”那么怎樣的提問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呢?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提問的內(nèi)容
提問的內(nèi)容要具體、明確,學生聽后能找到思維的方向和目標,從而使學生快速的組織思維,順利地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否則學生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樣的提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在數(shù)學學習中有時會遇到思維難度較大的內(nèi)容,要學生一下子得出結(jié)論難度較大。可以把這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分解成幾個適合學生回答的“小問題”。這一個個小問題圍繞同一個知識點由淺入深,相互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按照一定的層次向縱深發(fā)展,從而對新學知識有一個正確的整體認知。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敏感性和好奇心,針對兒童這一心理特征,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新奇的問題,促使他們積極思考,使他們的求知欲由潛伏狀態(tài)變?yōu)榛钴S狀態(tài),從而精神專注、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二、提問的時機
提問要抓住關鍵時機。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提問也是如此,必須抓住時機,相機誘發(fā),使提問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若沒有抓準時機,或錯失良機,提問就可能導致學生思維受到阻礙,啟而不發(fā),出現(xiàn)課堂空白。因此,提問的時機應選擇在:
1.學生有興趣的點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才能投入的思考,而那些學生不感興趣的問題是沒有生命力的。
2.學生思維的阻滯點上。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攔路虎,如果得不到老師的幫助,可能會出現(xiàn)“鉆牛角尖”或者干脆不思考的現(xiàn)象。教師的幫助也不是僅僅告訴學生的答案,而需要用層層剝筍式的問題,啟發(fā)學生在思考中自己打開“攔路虎”。
3.學生思維的高潮點上。學生思維的高潮點是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候,要抓住這個機會,學生才能積極地去思考。
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fā)。這就要求教師提問的問題要有質(zhì)量。難度不能過高,當然也不能沒有難度。這也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僅要了解你所教的學生,而且還要對整套教材系統(tǒng)充分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提出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問題,而不能無的放矢。
三、提問的學生
提的問題要有普遍性,面向全班。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沉默不語的學生,這些學生久而久之就會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提的問題也要讓這些角落活起來,而不能讓這些學生得不到老師的教育。也要請他們來回答問題,開發(fā)這些學生的潛力。特別是后進生在教師的提問中要優(yōu)先照顧,當然也不能忘記中等生和優(yōu)秀生??傊?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照顧到全面。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提問水平的提高只有靠教師不斷的提高素質(zhì),加強對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不斷積累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這樣,提問才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開發(fā)區(qū)朱曹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