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
說到考前的復習,眾說紛紜,方法不一,確實對于復習無定法可言。如何提高考前的復習效率,切實提高成績,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共同面臨的課題?,F在每個學校都訂有復習資料,有的教師圖省事,復習就完全按照資料上的順序進行復習,課堂習題就是資料上的現成例題,學生練習也是該資料上的練習,從前至后依次做。這種復習方式,教師是輕松的,但復習效果不一定好,不是高效的復習方式。復習課離不開習題,因此,復習課中習題的處理尤為重要。下面結合自己在物理教學中的復習方法談談自己在習題處理方面的想法。
一、選題應體現課改精神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依據,也是考試命題的依據,但在要求上有一定彈性,各地在此基礎上會出臺相應的《考試說明》,這是我們復習的依據,也是我們選題的依據。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閱讀《考試說明》,再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選擇習題。
1.有些知識點在老教材中是重點,但在新教材中卻不作要求,與此知識點相關的題目就不能選。有些知識點新教材中沒有,但在《考試說明》中有明確的要求,教師就應補充。
2.所選的題目不能僅局限于“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訓練,還要重視“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訓練。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學目標上增加了“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新課標理念中,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有著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所謂“魚”與“漁”的關系。我們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使學生逐漸學會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并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的技能終身受用。因此,教師在選擇題目時,也要選擇能訓練學生“過程與方法”的題目。另外,還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的訓練,選擇相應的題目。
3.選題時要關注熱點問題,把握考試動態(tài)。近幾年的中高考物理中有幾大類熱點問題:(1)估算題。主要涉及學生實際生活中與所學知識直接相關的實際事例;(2)動態(tài)問題分析。物體的狀態(tài)是變化的。如:杠桿的轉動分析;滑動變阻器中滑片的滑動對電路的影響等;(3)情景信息題。即在考題中提供較多的情景信息,根據題目要求,從中篩選出有用的相關信息進行解題;(4)開放性試題(包括結果開放、條件開放、過程開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進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勢,研究的結果并不唯一,表達的形式可以豐富多彩;(5)圖像題。根據題目中所畫的圖像所能挖掘的信息進行解題;(6)資料題。即給出一段文字材料,所涉及的知識沒有學過,但方法學過,要求學生閱讀后立即加以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4.選題注意難度適中,太容易則不易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深度,太難則成為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望而生畏,抹殺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要把握一個“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題量也要適中,并不是做得越多效果越好;還有,習題應該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題”涉及到“一類問題”的效果。最后,還有一個習題的層次性問題,知識的掌握是循序漸進的,習題也應該把握一個由易到難的逐步上升的臺階,要避免復習完一部分知識后,立即把針對該知識點的中高考題搬過來一陣狂轟濫炸。
二、作業(yè)布置做到“四個一定”
作業(yè)是課堂效果的一種反饋,布置了一定收交,收交了一定批改,批改了一定講評,講評了一定更正,做到反饋全面,更正及時。有些教師對自己布置的作業(yè)不收,實踐證明不交的作業(yè),學生完成的積極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一定要收;收上來的作業(yè)要認真批改,如果不改等于沒有收,長此下去,學生也就不會好好做作業(yè)了;教師從批改的作業(yè)中要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做錯的題目,要看錯在哪兒?有哪些共性的問題?學生做對的,也要看有沒有新穎的解法?為接下去的講評積累資料;作業(yè)講評不能面面俱到,共性問題集體講,個性問題個別輔導。講評不能就題論題,而要舉一反三。對做錯的題要嚴格要求學生更正。
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學生的解題習慣需要老師從平時的習題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我們在考查中發(fā)現,學生的解題不規(guī)范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分析題目、如何答題?物理規(guī)范化解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思想、方法的規(guī)范化,解題過程的規(guī)范化,物理語言和書寫規(guī)范化。如:選擇題要學會排除,把四個選項都要看全;填空題中文字型填空要準確,計算型填空要注意單位;計算題要用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相應的物理量,符號注意加上相應的下標,解題過程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說明。
四、反思是復習過程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組題目解完后,帶領學生回過頭來反思,反思本題復習了那些知識點,各知識點的考查目的及側重點。同時反思自己做過的題有什么好的方法、技巧,解答題的關鍵是什么,錯在哪?原因何在?有何新的體會、方法?在反思中總結規(guī)律,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通過反思可拓寬學生的思路,優(yōu)化其解法,完善其思維過程;通過反思 還可以加強新舊知識的同化和遷移,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解題能力;通過反思還可以使學生梳理知識網絡,知道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使自己的復習更有方向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復習的方法千變萬化,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我這里提出的復習方法也僅僅供同行作為一種參考,以期使我們的考前復習更能達到合理化、高效率,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寧夏固原隆德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