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涉兩位總統(tǒng)一位總理 法國版“水門”案疑點重重
本報駐法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姚 蒙 張 雨 陶短房
因為牽扯到兩位法國總統(tǒng)、一位前總理和諸多商界、政界要員,曠日持久的法國“清泉門”案吸引了世界各大媒體的關注。21日,這一被稱為法國版“水門事件”的“世紀大案”終于進入司法程序,在巴黎輕罪法庭正式開審。
據(jù)法國《世界報》報道,“清泉門”案原告為現(xiàn)任總統(tǒng)薩科齊,被告為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被要求出庭提供證詞。最初的審理將閉門進行,直到10月21日才允許媒體旁聽,10月23日聽證結束,明年年初才能下達判決結果。德維爾潘被起訴的罪名包括誣告、偽造文書、貪污和收受賄賂等,如果罪名成立,他可能面臨最高5年監(jiān)禁和4.5萬歐元的罰金。日前,兩位宿敵已開始“口水戰(zhàn)”,薩科齊斥責德維爾潘的“不道德舉措”,而德維爾潘則反唇相譏,稱薩科齊“歪曲事實”,并宣稱自上周三起,就發(fā)現(xiàn)有警察跟蹤自己。
所謂“清泉門”,是指2004年法國當局接到匿名舉報,稱有人通過在盧森堡的“清泉”金融結算公司開設匿名賬戶,收受自1991年起法國公司出售武器(即向臺灣出售拉法耶特級護衛(wèi)艦的交易)的回扣,名單涉及數(shù)百人,其中包括時任財政部長的薩科齊(用匈牙利化名納吉和波士卡)。據(jù)此,時任法國內政部長的德維爾潘開始秘密調查薩科齊受賄案。2005年,德維爾潘出任法國總理。2005年底,法官認定舉報是假的,并認為德維爾潘事先已經(jīng)知道舉報不屬實,但仍堅持進行調查,有政治打擊對手之嫌。之后,薩科齊借機代表40名原告反訴德維爾潘,“清泉門”官司一直糾結至今。
德維爾潘與薩科齊均為法國執(zhí)政黨“人民運動聯(lián)盟”領導成員,但因政治利益沖突勾心斗角多年,前者曾被視為前總統(tǒng)希拉克中意的接班人,而爆出“清泉門”時,正是二人爭奪黨內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勢成水火之際,因此有輿論懷疑德維爾潘利用“清泉門”打擊薩科齊。此外,德維爾潘還稱希拉克也知情,因此有薩科齊的親信認為,德維爾潘當初是受希拉克指使,目的是摧毀薩科齊2007總統(tǒng)競選的機會。希拉克本人及其周圍人士對此矢口否認。法國法庭曾要求希拉克出庭提供證詞,但被他以卸任總統(tǒng)豁免權拒絕。
該案涉及法國政界、軍界、軍工界、情報界等許多人物和內幕,錯綜復雜。法國輿論普遍關心到底是誰在操縱、誰授意了這個假舉報,薩科齊和德維爾潘的私人恩怨、政界報復等。法國《快訊》雜志將此案定義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有史以來從未見過的訴訟案”。
《費加羅報》的文章質疑說,“清泉門”事件中尚有諸多疑點。文章稱,被德維爾潘推動調查的政治人物多達數(shù)百人,分屬不同的黨派和政治團體,絕大多數(shù)對其政治生涯毫無威脅,如果說他真的試圖以此案抹黑對手薩科齊,那么何必牽扯眾多,冒不必冒的政治風險?文章認為,這兩個同屬一個門派的政治死敵不論誰在臺上,都試圖利用這一案件打壓對方。
法國《解放報》認為,誰是誰非對于普通法國人而言并非關鍵,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真相,即究竟是誰偽造了那些銀行文件,以及并不存在的、包括薩科齊等人的洗錢賬戶?文章稱,由于原被告身份特殊,媒體和公眾高度關注,擔任審判工作的司法人員壓力很大,但無論如何,法律尊嚴必須得到維護,因為這關乎法蘭西的民主政治?!队^點》雜志評論稱,不論希拉克、薩科齊還是德維爾潘,恐怕都無法在這一案件中,聲稱自己是全無干系的無辜者、受害者。此外,現(xiàn)在開庭審理此案對薩科齊競選連任也有很多好處,作為自己在執(zhí)政黨內長期的死敵,德維爾潘被認為是2012年大選中最可能威脅薩科齊連任的人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