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艷
我所在的學校是市里的普通高中,剛入學的學生作文狀態(tài):文章無中心或多中心;文章思路不清;選材陳舊,詳略不當;語言干癟沒文采,有的能湊足六百字就不錯了。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根本沒辦法按照現行教材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我認真分析了他們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嘗試了各種辦法,最后摸索出一個面向普高生,操作性強,簡單易行的寫作訓練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和對他們進行簡單的作文章法訓練。這是一個讓學生從新學習寫作的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
學習寫作的“學”是模仿的意思。學習寫作首先從模仿開始,模仿好文章是寫好文章的先決條件。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許多大文豪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們長期博覽群書的緣故。在《朝花夕拾》里,魯迅說到他小時候經常抄一些他喜歡的雜書,從陸羽的《茶經》陸龜蒙的《耒耙經》,一直抄到《西酉叢書》里的古史傳和地方志??晌业拇蟛糠謱W生沒有讀書的好習慣,更不用說欣賞好文章了。于是我從培養(yǎng)學生積累好文章的習慣著手,讓學生摘抄優(yōu)美的文章。通過抄寫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讓美文的思想內容、藝術形式和語言對學生發(fā)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豐富了他們的語匯和語文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二、簡單的作文章法訓練
學習寫作的“學”是模仿的意思,“習”是練習的意思,學生心里有了對好文章的感性認識,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寫出好文章就是老師的任務了。我們的訓練目的非常明確,主要訓練學生的考場作文,一般作文章法紛繁復雜,為了讓學生有法可依,就得把復雜的事情變簡單。
學生拿到了作文題,一時不知從何處下筆,老師的責任是讓學生找到寫作的思路。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訓練學生,也收到一些成效。
1.確定文章主旨
(1)定下文章的主旨
一篇文章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旨。文章的主旨,一般來說就是三個字,即“情、志、理”。寫一篇文章要抒什么情,言什么志,說什么理,一定要明確。
拿到一篇作文題后,我們的思路:首先要解決“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的問題,即你要表達什么觀點,言什么志,抒什么情。定下了情、志、理,再找承載它的材料,就容易得多了。于是當學生拿到作文題后,我要求他們按照“本文表達(說)……觀點或情感(理)”的句式來確定他們所寫文章的主旨。
(2)圍繞主旨選材
圍繞主旨,可以從名言、歌曲,名人名事,神話傳說,史書傳記,寓言故事,自然現象,社會焦點,體育賽事,政壇要聞等列舉三個以上的材料。
(3)給作文命題
記敘文題目可以含蓄些,議論文可以直白些。俗話說:“題好一半文?!蔽覀兛梢灾苯?間接)地應用名言警句,或直接(間接)地應用其結構;也可以利用比喻、類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句子命題。
2.訓練學生的行文結構
定下了文章的主旨,圍繞主旨選定了三個以上的具體材料,接下來是圍繞著一個明確的主旨來構思行文,謀篇布局了。根據我們學生的情況,我主要訓練學生的抒情散文和議論文這兩種文體。我從華中師大一附中的高級老師胡國華老師那學了一招:訓練學生的橫列式結構。橫列式結構是一種常見的作文基本結構方式,學生能練好這種結構,其他可以在此基礎上靈活變通。
(1)橫列式抒情結構
橫列式抒情結構的主體部分一般設計三四個板塊,每個板塊200字左右??偲鸩糠趾涂偨Y部分各50字左右。每個板塊以描繪畫面為主,寫散文就是用文字描繪畫面。寫景抒情的文章,描繪的是風景畫;寫人抒情的文章,描述的是人物畫。描繪了畫面,最后融入精當的議論和抒情,畫龍點睛,突出主旨。
(2)橫列式議論文結構
議論文結構一般分三個板塊:引論、結論、本論。引論提出問題,不多于50字;結論也是50字左右;本論是分析問題,分三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大約250字左右來論述。
我先找出范文讓學生模仿這種結構,模仿了一到三次,學生較熟練了,然后布置作文題,要求他們用這種結構寫作文。再通過講評,再練習。直到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這種結構為止。
三、訓練學生的語言
高考作文“發(fā)展等級”對作文語言的要求,即語言要生動、形象、鮮明、新穎。讓語言成為學生作文的亮點并非難事。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孩童通過咿呀學語尚能把話說好,我相信通過對學生語言的訓練,語言干巴無味的學生同樣能口吐蓮花。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對他們進行訓練。
1.利用好早晚自習朗讀美文佳句
古人朱熹曾經說過:“凡讀書……只要是多誦幾遍,自然上口,永遠不忘?!惫湃艘舱f:“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蔽乙髮W生利用早晚自習朗讀自己摘抄下的美文,甚至也選一些美文給學生朗讀。有時也讓同桌互讀或抽查學生朗讀。學生反復誦讀大量文章里的名言警句、優(yōu)美段落、行文特色都會不斷地被吸收、積累。只有不斷地讀美文,才能讓美的文章、好詞佳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做好改寫和仿寫訓練
我著重訓練學生寫比喻句、排比句、對比句。一篇文章若能運用上這三種修辭格,敘事可以具體生動,抒情能把感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說理能把道理說得嚴密透徹。
(1)改寫。要求學生把平淡的句子改成生動的比喻句。如:把“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你帶的孩子又臟又瘦,人家?guī)У暮⒆佑职子峙??!备膶懗杀扔鬓o格的句子,可以改為:“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你帶的孩子就像大街上耍把戲的瘦猴,又臟又瘦,人家?guī)У暮⒆泳拖駝偝龌\的饅頭,又白又胖?!备膶懞蟮木渥酉胂筘S富,比喻精美。
(2)改寫:“這幫官們,眼睛處處盯著錢,言行不一致,盡干禍國殃民的事?!币笫褂脤Ρ群蛯ε純煞N辭格??梢愿臑?“這幫官們,黑眼珠子只盯著白銀子,句句話忠心愛國,樣樣事禍國殃民。”
(3)仿寫。仿照下面的語段,以“魅力”開頭另寫一個語段。
風度是大雨中為人撐開的小傘,風度是驕陽下替人遮陰的大樹;風度是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琴聲,風度是周總理外交中從容的回復;風度是指揮家飄逸的手勢,風度是思想者睿智的頭顱;風度是司儀得體的舉止,是模特優(yōu)美的款步;風度是卓別林的帽子,是王羲之的行書……
可仿寫為:“魅力是演講大師瀟灑的手勢,魅力是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邁克爾·喬丹的臨空灌籃,魅力是巴蒂斯圖塔的飛腳抽射;魅力是白石老人的蝦,魅力是悲鴻先生的馬……”
通過改寫和仿寫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聯想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加強改寫和仿寫能力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語言水平大有裨益。
(責編 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