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勁青
摘要進入21世紀,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高職院校必須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臺,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門領導機構,研究自身的特點,開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及學院管理工作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院校大多由于建校較晚、辦學觀念尚在轉型中、生源素質存在差異性、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較為匱乏等原因,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搭建切合高職院校工作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恐怕還有一個較長的學習和自我探索過程。
高職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工作現狀的比較分析
江西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進步,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這期間設置了專門機構、匹配了人員、落實了場地,搭建了工作平臺。但相對普通高校而言,無論是質還是量的方面,都僅僅只是個開始,要將這一工作貫徹落實到位任重而道遠。
截至2007年4月26日,全國共有高職高專院校1109所,隊伍龐大。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突出,亟待研究對策。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江西高校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六屆新生進行了心理普查,通過對普查資料的綜合分析發(fā)現,普通高校新生中癥狀痛苦水平高的前四個因子項分別為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抑郁、焦慮,突出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人際關系、學習障礙、情感問題、自卑等幾個方面,而高職院校新生中癥狀痛苦水平高的前四個因子項分別為抑郁、焦慮、精神病性、強迫,突出的心理問題則集中表現在新生適應、人際關系敏感、敵對行為沖突、就業(yè)壓力等幾個方面。同一時期,因心理問題在我省高校引發(fā)的學生人身安全案件中,普通高校大多為自傷案件(自殺、自殘),高職院校多為他傷案件(個人報復,使用銳器打群架等)。通過對我院六屆篩選出的8769名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學生約談后與普通高校進行比較發(fā)現,這和兩大類高校學生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成長教育背景以及其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家庭的問題。為此,高職院校要完成教育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研究并搭建切合高職院校學生實際與學校管理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臺勢在必行。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臺建設的探索
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構,構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機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使它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中發(fā)揮作用,必須建立和完善保障機制,才能使這一工作落到實處。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臺,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建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門領導機構。2002年,我院成立之初,成立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由院長任委員會主任,直接領導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執(zhí)行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體事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充分顯示了學院領導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認識上到了位,這有助于學院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人才培養(yǎng)與教育的觀念中,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貫徹落實奠定了基礎。同年,我院加入了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隸屬江西省教育廳),在管理上理順了關系,在業(yè)務上直接得到了權威專業(yè)機構的扶持,為學院規(guī)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清了思路。
單獨設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以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場地、人員、資金等落實到位。就我省而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大多不是獨立設置,有的掛靠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有的掛靠在學工處,也有的掛靠在醫(yī)務所。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咨詢部門功能單一為心理咨詢、組織結構為掛靠性質、咨詢人員非專業(yè)專職等原因,致使場地套用,人員互用,資金挪用。再加上在認識上存在心理問題就是思想問題、做學生思想工作的人都能做心理咨詢工作的誤區(qū),心理咨詢工作基本上流于形式而難以開展。為此,筆者認為,考核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咨詢場地與活動的開展、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工作、調查研究與課程建設、財政保障等作為評估標準執(zhí)行,以保障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名副其實。
成立院系德育工作小組,建立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班級心理保健委員制度,健全并完善學院、院系、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首先,各系分別設系德育工作小組,負責本系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書記任組長。在小組中專門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干事崗位(由有專業(yè)背景及心理咨詢培訓經歷的兼職教師擔任),業(yè)務上與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對接,管理上與系學生工作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密切聯系,并直接對本系學生的身心健康負責。其次,建立班級心理保健委員制度。全院所有班級必須選派一個心理保健委員進入班委,負責本班學生的心理保健工作及對外聯絡。
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guī)劃與相關制度,切實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標管理及任務建設。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軟硬件建設,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工作規(guī)劃及相關制度。高職院校要有明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guī)劃,制定近期、遠期工作目標及實施方案、工作總結等,并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規(guī)劃之中。我們學院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年規(guī)劃,并將此規(guī)劃納入到學院總體規(guī)劃中。在第一個五年規(guī)劃中,我們創(chuàng)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機構和組織部門,制定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的各項相關規(guī)章制度,組建了心理咨詢教師隊伍,開展了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課題研究,并應用研究成果開設了《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常規(guī)活動,進行了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及建檔工作。目前,我們已經進入到第二個五年規(guī)劃中,這期間,我們將著重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課程建設、網站建設及發(fā)展心理咨詢服務工作。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yǎng)學院、系、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業(yè)務水平。首先,要確保專職心理咨詢教師的數量與質量,這是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保證。按照心理咨詢教師與學生人均比不少于1:3000的要求組建心理咨詢教師隊伍,專職心理咨詢教師的配置必須具有心理學等相關專業(yè)學歷且取得專業(yè)心理咨詢教師資格,在第一個五年工作經歷中接受一個周期的國家心理咨詢師培訓,35歲(含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要求取得國家級心理咨詢師的資格,35歲以上的必須取得省高校心理咨詢教師資格。每個高職院校至少要有一至兩名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其次,通過講座及心理健康教育假期培訓班的形
式,大量培訓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院系學生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干事、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業(yè)務素養(yǎng)。再次,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及《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兩門必選課,培養(yǎng)班級心理保健委員,提高他們的上崗能力。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增強其化解心理矛盾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能力。
強化管理功能,建立學生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署辦公模式,縮短工作流程,促進溝通,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高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面向學生,一定要保證信息的有效暢通。學生在想什么?他們有什么心理需求與困惑?學校管理給學生提供什么服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給學生什么樣的觀念?學工部門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在第一時間開展調查研究,提供可行性報告及相關工作的建議。主管領導可以針對情況迅速召集片區(qū)會議,就可行性報告的內容迅速分解任務,并責令各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合署辦公的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有效開展的重要保證,它避免了管理上的交叉,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時效性與實效性。同時,合署辦公模式也是目前高職院校突破目前管理上“大而散”所造成的疲沓與脫節(jié)的瓶頸、促進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最大限度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的重要途徑。
堅持以學生為本,拓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開展“六位一體”的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高職院校在經歷起步時效仿普通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之后,一定要研究自身的特點,開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制定出符合本院學生實際及學院管理工作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加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臺建設的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自我健康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來勞動者素質的一項重要舉措,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未來民族的素質好壞和國家的興衰。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種整體、新型的教育手段。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心理咨詢教師隊伍,落實心理普查與建檔工作,通過網站、心理課程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等一系列渠道,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加強心理約談與危機干預工作,避免心理危機案件發(fā)生。要有效地完成這一系列工作任務,比較研究高職生這一群體,尋找其獨特性,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服務工作,搭建富有自身特色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臺,是一件有利于學生個人成長、有利于高職院校自身發(fā)展的大事,意義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