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永鋒
【模擬試題】
在你即將離開母校、離開老師、離開同學的時刻,你一定有許多的心里話想對他們說,請把你的話寫成臨別
贈言。可以表達對母校的留戀之情,可以抒發(fā)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激之情,可以給母校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文體不限。④要注意對象,要語言得體,要言之有物。⑤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怎樣才能寫好臨別贈言呢?
第一,要突出一個主題——贈別。臨別贈言的內(nèi)容非常好確定:我們可以回憶往昔,寫自己與老師與同學的交往經(jīng)過;也可以展望未來,寫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對自己美好前景的憧憬和祝愿;我們可以寫給一個人,也可以寫給一些人或者全班師生。
第二,要表達真情實感。臨別贈言講究的就是一個“情”字,無論我們要抒發(fā)的是“依依惜別之情”、“牢牢兄弟之情”,還是“真摯的祝?!薄ⅰ罢\摯的謝意”……我們所表達的感情都必須是發(fā)自肺腑的,必須是真實的、感人的。
第三,要善于在文體上創(chuàng)新。寫成散文當然屬于“常態(tài)”,如果題目允許而且自己又有足夠的實力,把臨別贈言寫成詩歌也未嘗不可,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詩化的結(jié)構(gòu)和語言——分節(jié)來寫,語言要精練,要盡可能地注意押韻。
【佳作示例】
盼著再相遇的那一天
——給同桌
黑龍江富裕縣宏升學校劉利
三年的時間
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同桌呀,
你一定和我一樣
還清楚地記得這一千多天。
三年前
和你相遇在金色的九月,
一樣的心情呀,一樣的志愿。
從那以后
教室里多了兩個并肩的身影,
操場上多了兩個形影不離的伙伴。
你踢球,
我也一定踢球,
我泡圖書館,
你也一定泡圖書館。
你愛吃辛辣
漸漸地
我也喜歡上了蔥姜辣椒和蒜。
從你那里
我懂得了課前預(yù)習的重要,
你的普通話
在我的輔導下變得字正腔圓。
同學們都說:
你和我親如兄弟,
我們都曾經(jīng)說過:
離開了對方的日子
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馬上就要畢業(yè)了,
在你我看來
分別二字
寫起來,讀起來,
都是那樣的艱難……
我們一定還有廝守的時候
我們都有能力順利通過中考這一關(guān)。
讓我們在新的學校再相遇吧!
我相信,
相遇的情景
我們在夢中已經(jīng)多次演練。
我不相信“緣”,
但我知道這就是“緣”。
同桌
你呢?
我猜想:
你一定也在為再相遇準備著,
你一定也在盼著再相遇的那一天。
好了,
就讓我們共同等待吧!
因為
相逢是分別的開始
分別又是相逢的起點。
【評分理由】
這首臨別贈言詩的最大特點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樸素。
首先,詩的內(nèi)容是樸素的。詩歌所敘述的是“我”與同桌三年初中生活中的幾個“剪影”,作者沒有刻意地去“美化”自己的生活,而是以生活的本來面目直接入詩,正是因為有了這份真實和樸素,才更加顯示出同桌之間友情的純潔與可貴。
其次,詩的感情是樸素的。詩歌所抒發(fā)的真情實感可以是熱情奔放的,也可以是含蓄隱晦的,情感抒發(fā)上的含蓄隱晦并不會影響到情感本身的真實性,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雖然笨拙,但他所表達的情感是樸素的,是很能感動人的。
再次,詩的語言是樸素的。作者是采用了散文的語言來寫詩的,“你一定和我一樣/還清楚地記得這一千多天”、“教室里多了兩個并肩的身影,/操場上多了兩個形影不離的伙伴”等“散文化”的句子,不僅沒有多少詩意,甚至顯得有些“土”,但是,這才是農(nóng)村中學生的“語言”。
(黑子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