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志
新課程標準對歷史學科課堂教學要求越來越高,首先歷史知識的講述一定要有很強的故事性才能吸引住學生,教師的語言要詼諧幽默與規(guī)范標準相結合,才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當然教師個人的觀點與教材的觀點的有機結合也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增強歷史魅力的關鍵。那么如何做到這些呢?我想結合歷史教學的實際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大家都知道,在歷史教學中學生最討厭的就是“照本宣科”,重復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長期如此,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毫無新意,漸漸地也就會失去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要避免這樣的情況,歷史教師的語言就必須生動、直觀,有形象性和感染作用,這是由歷史教學的特點決定的。因此歷史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加強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儲備更多的詞匯,以便恰當?shù)丶右赃\用,力求講得有聲有色,把歷史的本來面目表現(xiàn)出來。如在必修二第三單元的《近代中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動》這一課中,講到自然經(jīng)濟瓦解時,教材只講了鴉片戰(zhàn)爭后,洋紗涌入中國東南沿海的市場,因其質(zhì)優(yōu)價廉,取代土紗,使中國家庭棉紡織業(yè)的紡與織分離。我認為可以這樣講:洋紗的涌入改善了中國人的衣著布料,提升了中國人的外在美,同時沖擊了中國的家庭手工業(yè),使沿海的中國廣大婦女率先解放了,她們再也不用從小學紡織,天天在家練的乏味生活了,人生開始了新的一頁,一切都那么新鮮。學生聽起來就會覺得觀點和講法及語言都不落俗套,挺痛苦的一個歷程,被老師的幾句話講得非常有意思,而且也能感受出中國人在痛苦抉擇中的樂觀態(tài)度,不拘一格。
此外,我們還可以在教學中模仿某些特定的歷史場景及人物對白。例如,在講到重慶談判時,可以假設一個場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蔣介石只身一人來到了毛澤東的住處,隨著房門的打開,兩個人深情地握了一下手,蔣介石放下了手中的雨傘,然后落座,在昏暗的燈光下,開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對話。毛澤東客氣地問:“蔣大哥此來一定是有要事吧,白天不便說,所以夜里來訪?!笔Y介石會意地看著毛澤東說:“知我者潤之也。我此來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今后國家的和平與建設如何進行?我想談談我的想法,然后聽聽你的高見。”毛澤東笑了笑說:“太好了,那還是大哥你先說。”蔣介石于是穩(wěn)定一下情緒說:“今日之中國,內(nèi)部紛爭太多,各種關系極其復雜,外患依然存在,各國都不是好對付的,依我看,中國的未來只有我們聯(lián)手,才能控制整個局勢,平息各派紛爭。但是現(xiàn)在難就難在我們之間有太多的矛盾,兩黨內(nèi)部派別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弄不好是要分裂的,如果那樣,國家就完了。我是想與老弟一起,共謀中國之未來,此心此意天地為證。”毛聽后,大悅,忙說:“大哥的想法與小弟之意正合。我試想,如果我們繼續(xù)斗下去,中國會是什么樣的?我們將來又會怎樣?只能是讓外國人得利,讓洋人看笑話,苦了中國的老百姓了。既然大哥如此坦誠,小弟一定鼎力相助,明日開會時,我們共表此意,大哥你看如何?”蔣說:“那太好了,今晚不虛此行,你我二人今晚的談話必將引導中國未來的方向。不早了,告辭?!泵ζ鹕硐嗨?“大哥,慢走?!比绱酥v述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歷史課堂也會充滿生機與活力,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科書的內(nèi)容,可以適當?shù)匕炎约旱挠^點融入課堂,或者把歷史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連,體會其內(nèi)在的深刻道理。如講述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提到一種新能源石油,這就會聯(lián)系到西亞這個世界的油庫。我會把我對西亞的一點看法融入教學之中:西亞在古代史中曾稱雄一時,先后出現(xiàn)過幾個龐大帝國,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宗教文化。只因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人們對于石油的需求才使西亞這個世界的油庫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侵略,西亞除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外,多數(shù)地區(qū)不適合農(nóng)作物的生長,風沙大,干旱嚴重,近代西亞被西方列強控制,現(xiàn)代西亞靠出賣石油來過活,但可悲的是西亞各國不能有效地克服自身困難,無法實現(xiàn)糧食自給,致使他們的未來堪憂,西亞很可能會成為一個不毛之地,人口也會大量減少,環(huán)境可能會進一步惡化,那時的西亞將會很慘,也許不如西歐。
再比如講到英國和中國對待科技的看法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由于殖民地廣闊,放松了對先進技術的重視和應用。后來英國發(fā)展速度放慢,并喪失了許多優(yōu)勢,一步步地走向了衰落?,F(xiàn)代的中國與英國類似,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所以在技術層面上我們的要求也不高,主要是沒有動力,這樣的經(jīng)營注定是低水平的,高消耗的,中國也不會大量應用最先進的技術。只有開拓國際市場,與別國競爭,或者開放國內(nèi)市場,與發(fā)達國家競爭,更新技術才有動力。敢于開放,長期開放,敢于開拓,搶占國際市場,中國才能真正強大。如此講述,就會把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給歷史以新的力量,并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求的更好的發(fā)展。
一個歷史教師要想使自己的語言生動直觀,具有形象性和感染作用,除了從內(nèi)容上要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外,還要注意語言的形式。語言要有邏輯性,要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在講述的時候還要表達清楚,聲調(diào)還要和諧有節(jié)奏。觀點的新穎性和融入課堂與生活的自然性緊密結合,才會使歷史的魅力充分展示出來??傊?“歷史是整個的、有生命的、進步的東西?!边@是我們每一位歷史教育工作者的崇高歷史使命。
(責編 李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