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華
柳 哨
當(dāng)風(fēng)兒柔柔地吹到我們的臉上,當(dāng)陽光燦爛之時,當(dāng)大地散發(fā)出新土的氣息,當(dāng)小燕子飛到屋檐下呢喃,小蟲兒從地下爬出地面,當(dāng)山林、村頭間樹梢出現(xiàn)一抹新綠時……春天就來到了。
人們穿上色彩繽紛的衣服,來到小河邊時,那柔柔的柳條像婀娜多姿的少女,舒展著腰肢婆娑起舞……那時的我們,總要折下一根柳條,在手中慢慢擰動,柳枝的皮慢慢松動旋轉(zhuǎn)起來,拔出里面的棍,用牙將柳管一咬一掐,柳管就出現(xiàn)白生生的笛嘴,放在唇邊輕輕一吹,一陣清脆悅耳的柳哨聲就會響起,立時使整個春天活躍起來。
那悠揚的柳哨已記不清有多少年不再吹起,已變成了一段童年美好的記憶。那悠悠的柳哨帶著一絲絲苦味,給我們的童年帶來無限的樂趣。放學(xué)后趕到河邊,放下書包,脫掉鞋子,三下五除二爬到柳杈,順手折下幾段柳枝,很快造出多個柳哨。你一支我一支,看誰吹得響,聲音高,直吹得臉兒紅頭冒汗,吹到媽媽喊吃飯。
柳哨是春天送給我們的最好禮物。那吱吱的柳哨聲伴著意氣風(fēng)發(fā)的童年,把歡快的笑聲灑遍鄉(xiāng)間小路。柳哨聲吹得風(fēng)更柔,花更艷,伴著鳥兒的歡唱,蕩漾在三月的鄉(xiāng)村,放飛著年少的心弦。
葦 笛
故鄉(xiāng)的秋天,最美的地方就是河兩岸,碧綠青翠的蘆葦,一片片長在河邊,隨風(fēng)吹起綠色波濤;一棵棵挺拔而立,發(fā)出沙沙的聲音;葦鳥在綠波中飛來飛去,不停地鳴叫。穿梭在蘆葦?shù)那嗉啂ぶ?聽著輕靈的鳥鳴和著水韻,讓你高興得伸開緊縮的身軀,自由自在地仿佛要飄起來。這時你伸手做一只葦?shù)?吹奏起輕悠悠纏綿綿的音樂,招致忘情的水鳥撲棱棱飛起來。
秋天的蘆葦青翠不失堅硬,折上一段,用小刀削出一個笛哨,在青綠的葦管上挖幾個洞,將那已干枯的蘆葦折斷,挖出薄薄雪白的葦膜,貼到笛管口,一枝葦?shù)丫妥龀闪?貼在唇邊輕輕一吹,歡樂的音樂就會響起。
傍晚,一聲柳笛,便放下碗,伙伴們相繼來到河畔,調(diào)皮的小狗也悄悄地跟在后邊當(dāng)偵探。蘆葦一般長在水邊的河畔上,三兩個年輕人將沙子抹平,圍坐在蘆葦叢中比著誰吹得響,誰的旋律高亢動聽。夜靜了,風(fēng)更大了,葦葉的“刷刷”聲更響了。小巧玲瓏的葦?shù)言谝孤段㈥氐牧珠g,在水流潺潺的溪水邊,在巖石叢生、流水深幽的小河旁,悠悠鳴響。你的身心,你的感覺,仿佛與那動人的笛聲融為了一體,一切都是那么幽靜、雅致、和諧。
泥 咕 咕
當(dāng)貨郎將手中撥浪鼓一搖,村頭的黃狗立即叫起來,“拿頭發(fā)爛銅爛鐵換針換線,買甜糖了……”貨郎將挑子一放,挑子一頭草把上插滿了花花綠綠、造型各異的泥哨,立即吸引一群群兒童前來。
泥哨農(nóng)村叫泥咕咕,是一種泥做的可以吹響的泥玩具,因為能用嘴吹出不同聲音,所以形象地稱之為“泥咕咕”。據(jù)《資治通鑒》記載,隋末農(nóng)民起義時,瓦崗軍和隋軍大戰(zhàn),不少將士和戰(zhàn)馬陣亡,為了紀念這些死去的將士和戰(zhàn)馬,軍中一些心靈手巧的人就用黃膠泥捏成泥人,泥馬表示懷念之情,這一技藝逐漸流傳而演變成能吹響的泥哨。
泥咕咕吹起來動聽清亮,像春天的小鳥在歡唱,把人們的心吹得像一只風(fēng)箏,可以輕輕松松飛向藍天。我不會做泥哨,多是從走街串巷的貨郎手里買的,造型為雞、羊、兔、老虎、豬、黃牛等形象。泥哨為黃泥捏成,涂上色彩,有的還插上羽毛,非常艷麗好看。心靈手巧的也常常到河溝里,挖了黃膠泥,多摔幾遍,捏出造型,然后用小尖刀捅開,曬干吹起來,也很好聽。
小巧玲瓏的泥咕咕那清脆、悠長的聲音,與清風(fēng)、流水、鳥鳴相融合,化作人間獨有的音符,穿過耳鼓,緩緩地注入心田,趕走農(nóng)村生活的寂寞和單調(diào),讓我們盡情地享受這天籟情趣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