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慧
學校是教學活動的主戰(zhàn)地,也是“減負”活動的主陣地.要真正做到減輕學生負擔,教師的有效教學是減負背景下增效提質的關鍵.作為物理教師,筆者認為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徑.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門分支,它是研究物質的結構和相互作用以及它們的運動規(guī)律的科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是觀察、實驗和物理思維相結合.而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初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教學都是通過演示實驗來完成的.演示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和生動的特點,好的實驗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要搞好實驗教學,應著重抓以下幾點:
一、實驗要具有典型性和趣味性
在探究大氣壓是否存在的實驗時,可做的實驗相當多,但最好要選典型的,筆者選做的實驗是:玻璃杯內裝滿水,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整杯水被紙片托住,紙片不掉下來.該實驗玻璃杯內裝滿水,排出了空氣,杯內的水對紙片向下的壓強小于大氣對紙片向上的壓強,因而紙片不掉下來.同時還做了是誰讓雞蛋掉入瓶中的實驗:在瓶口比雞蛋稍小的廣口瓶瓶底鋪層沙子(防止燒裂瓶底),將浸過酒精的棉花點燃后迅速放入瓶中,迅速將該熟雞蛋塞住瓶口,待火熄滅后,觀察到雞蛋“嘣”的一聲掉入瓶內.學生此時肯定很好奇,是誰讓雞蛋掉入瓶中的?這樣就能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老師緊接著進一步解釋是由于棉花燃燒使瓶內氣壓降低,當瓶內壓強小于瓶外大氣壓強時,雞蛋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瓶內.這些學生較容易理解而結果又出乎學生意料之外的實驗,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對實驗要進行適當地改進
1.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把難以展現的景象、不便操作的實驗[HJ3.7mm]用多媒體展現出來.如納米技術的展現、銀河系的運動、電流形成的原因等都可通過多媒體展現.
2.改進實驗裝置.比如利用內能來做功的實驗,就可改進為用礦泉水瓶裝上適量酒精(因為酒精比水容易汽化和液化),用帶玻璃管的膠塞塞住,把礦泉水瓶用鐵架臺固定住.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重點讓學生觀察塞子被沖出時瓶內的現象.這樣的改進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酒精蒸氣對塞子做功時液化成的霧狀酒精可充滿整個礦泉水瓶同時伴隨一聲巨響,刺激著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神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增加實驗可見度,可利用投影儀或實物投影放大實驗效果.在探究磁體周圍磁場的分布實驗中,在一塊玻璃上均勻地灑一些鐵屑后,把磁體放在玻璃下方,再把整個裝置放在投影儀上,便能清楚地觀察到鐵屑的分布情況,這樣增加了實驗可見度,達到了放大實驗的效果.
三、盡量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
將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師演示實驗,經過適當改制,可由學生邊學邊實驗.云和雨的形成、研究從紙條上方吹氣,紙條怎樣運動等實驗,都可以配合新課教學作為學生邊學邊實驗的內容.教師如能在原有的實驗基礎上再增加以上一些小實驗,比如制作潛望鏡、萬花筒、針孔照相機等.安排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課后做一做,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和整體分析及概括問題的能力.
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強實驗教學,可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提高物理教學效果的關鍵.
(責任編輯: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