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舷
中醫(yī)名家多長壽,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年逾九旬的中醫(yī)名家謝子衡,仍堅守門診一線,不能不說其養(yǎng)生別有獨到之處。
謝子衡,1916年生于北京的一個小康之家。他師從四大名醫(yī)之一的汪逢春,多年侍診左右,他25歲考取中醫(yī)師資格,并曾就讀于國醫(yī)講學所,解放后參加中醫(yī)進修學校取得由衛(wèi)生部李德全部長頒發(fā)的中醫(yī)資格證書。他是新中國第一個中醫(yī)??频氖兹沃魅?從醫(yī)近70年,醫(yī)人無數(shù)。斗轉星移,近一個世紀的坎坷人生被謝老一言以蔽之:“發(fā)奮忘食,樂亦忘憂?!?/p>
業(yè)余愛好 終生受益
謝子衡以醫(yī)術精湛聞名,其實他從小就與攝影、文學、書法、繪畫等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造詣頗深。謝子衡12歲時就拜宮廷畫師許崇勛為師學習山水畫技法,與啟功、馬晉、王雪濤、白雪石、劉凌滄等先生為同窗好友。數(shù)年內他便嶄露頭角,受畫界矚目。還不到20歲,他與田世光、孫云生、肖董華等就受聘于北京古物陳列所繪畫館,這逐漸奠定了他在畫壇的地位。當年在京城榮寶齋就可找到謝子衡的筆單,四尺要賣300塊。近年來,他的很多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及天安門管理局收藏。
謝子衡不僅鐘情于書畫山水作品,在攝影方面也自成一派。少年時謝子衡迷上攝影,源于父親的支持。父親說:“貪玩也要玩正經(jīng)東西”,于是買了一臺德國進口的蔡司牌照相機送與他,這在當年可以說是奢侈品。謝子衡帶著它跑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攝影作品《雪霽》還獲得了當時美國著名的《柯達》雜志舉辦的攝影大賽一等獎。后來,謝子衡的攝影作品無數(shù)次出現(xiàn)在畫展、學術交流活動中。如今的謝子衡還經(jīng)常喜歡擺弄數(shù)碼相機,他笑言:“我也要與時俱進嘛?!?/p>
師從名醫(yī) 志存杏林
謝子衡19歲時,父親擔心兒子興趣越來越廣,浪費才華、影響事業(yè),命他拜四大名醫(yī)之一的汪逢春為師學習中醫(yī)。起初他有些逆反,但真正深入進中醫(yī)經(jīng)典中,卻發(fā)現(xiàn)其中有無限的樂趣。學徒3年,他就被汪逢春帶在身邊抄單子,臨癥學習。
幾十年隨診下來,謝子衡不僅學習到了汪逢春治病診療上的中醫(yī)知識,汪氏的醫(yī)德醫(yī)道對他的人生更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遇到醫(yī)治療效不明顯時,汪逢春都會積極想方設法扭轉病勢,一旦無望,也不發(fā)怨言,不找借口推卸責任。他常教育學生:“如怨天尤人,自我吹噓,等于自我報復,結果必將一敗涂地?!蓖舴甏弘m然名氣很大,但從來不宣傳自己。曾有個學生登了汪逢春要去某地出診的廣告,汪逢春知道后非常惱火,對該學生嚴加申斥,并告之以后絕不可如此。他說:“我個人是不主張自我宣傳的,至于技術高低,群眾會給予正確評價。”
謝子衡考取醫(yī)師資格證后,汪逢春卻仍不許他掛牌開業(yè),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囑咐他遇有疑難多向別人請教,診治病人千萬不可粗心大意。讓謝子衡感觸深刻的還不止于此。老師每月逢初一、十五則停診討論病例,遇到疑難大癥,有時也邀著名西醫(yī)劉士豪、方石珊、汪國楨一起討論研究,學生們恭聽記錄。平時婦科會診汪逢春常請林巧稚、田鳳鸞,皮科會診則請趙炳南,汪逢春常說不能“抱殘守缺,孤陋寡聞”。
在汪逢春身邊,謝子衡學到了新事物的同時還開闊了眼界。如到西鶴年堂看標本、實習制藥過程;到窯臺去看鋸鹿茸,到天壇復泰參茸莊去看制茸。汪逢春常對學生說:“自古醫(yī)藥不分,醫(yī)生必明藥物制法,這樣才能心中有數(shù)。什么叫酒炒當歸、吳萸制黃連,前胡為何用麻黃水炙等,明乎此,臨證時才能得心應手?!敝x子衡從學徒一直到汪逢春過世,一直都在身邊,心中牢記老師對他的囑托:“多積德,多讀書,多吃虧,亦多為貴;寡言語,寡嗜好,欲寡未能?!?/p>
汪逢春擅長治療時令病及胃腸病,謝子衡也以治療肝膽消化病為所長。秉承汪逢春學派的風格,謝老在用藥上有獨到的特點。他每服藥開的品種不多,只有十幾種,但卻有極好的對癥效果。
謝子衡還在肝病的治療上有獨到之處,采用了健脾益氣、補肝化堅的方法治療肝硬化。
淡泊寧靜 心想事成
除了懸壺濟世,在那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謝子衡經(jīng)常義捐義賣自己的畫作,賑濟災民窮人。解放以后,他積極參加書畫界的各項社會活動,他曾被聘為“長城圖”百米長卷的顧問。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著名花鳥寫意畫家王雪濤先生從國外訪問歸來,找到謝子衡說,南張(大千)北溥(心畬)都在國外,他建議名畫家聯(lián)名寫信勸二老回國,謝子衡也覺得此舉有意義,參與此事。但令人沒有預料到的是,這樣的愛國行動竟成為了他們的罪名,王雪濤和他都被劃為“右派分子”。突然間受到了政治上的打擊,使謝子衡憤而棄筆。
十年浩劫中,謝子衡被派往大西北的甘肅嘉峪關,在酒泉職工醫(yī)院中醫(yī)科工作,直到粉碎“四人幫”后才獲得平反回到北京。那段日子對謝子衡來說是一斷最難忘的時光,“人一下子變得開闊和豁達了許多”。
中國申辦第十一屆亞運會成功后,謝子衡非常高興,他決定辦個畫展資助這次盛會,這個想法得到亞運會文展部的支持,很快就付諸實施,謝老還捐贈了一幅近4尺長的山水畫,以表達他的拳拳愛國之心。他特作了一首詩“醫(yī)畫同成就,愛國一片真,念念從零始,啟迪后輩人”。
謝老以為達觀執(zhí)著的人才能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業(yè),在自己的事業(yè)中如醉如癡。九十有三的謝老仍堅持在為患者把脈開方,除疾祛病。他說工作是自己最好的運動,也是自己生命價值所在。他把自己的人生比做大雁過河,大雁經(jīng)過這個河上的時候,河水里面有影子;等到大雁飛過去,河水里就什么都沒有了。所謂事來則心始見,事去則心遂空。從不斤斤計較,將所求所取始終控制在衣食無憂,溫飽自得的范疇內。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之”,既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名言也是謝老實踐一生的座右銘。謝老說:假如非要我講一點養(yǎng)生經(jīng)驗的話,那就是:除飲食很有節(jié)制外,我一生不亂吃東西,堅持什么季節(jié)吃什么東西,不了解食性的東西堅決不吃,像珍惜眼睛一樣珍愛自己的腸胃。有了良好的心態(tài)和潔凈的腸胃,我們才能去鉆研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持之以恒,淡泊寧靜,心想事成。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