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斌全
有一個公司剛剛搬到新的辦公地點,行政部的鮑勃要在辦公室里掛一副字畫,便叫同事幫忙。同事來看了看說:直接在墻上釘釘子不好,先釘兩個木塊,把字畫掛在上面。鮑勃聽從了同事的建議,就讓他去找鋸子鋸木塊。剛鋸了兩三下,同事說:“不行,這鋸子太鈍,得磨一下?!?/p>
于是同事丟下鋸子去找銼刀。銼刀拿來后,他又發(fā)現(xiàn)銼刀的柄壞了。為了給銼刀換一個木頭手柄,同事就拿起斧頭去樹林里找小樹。就在要砍樹時,他發(fā)現(xiàn)那把生滿鐵銹的斧頭實在不好用,必須得磨一下。
同事將磨刀石找來后又發(fā)現(xiàn),要磨快那把斧頭,必須得用木條把磨刀石固定起來。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想從他那里找一些木條。
然而,他這一走,鮑勃就再也沒見他回來。最后,那幅字畫還是直接釘在了墻上。
鮑勃再見到這位同事是在第二天,他正幫木匠從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臺笨重的電鋸。
看來,鮑勃的同事就是沒有抓住問題的核心,不就是需要兩個木塊嗎?直接找木匠要兩塊不就行了嗎?他卻孜孜不倦地忙活了一大圈,最后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我們乍一看,似乎他也做了不少準(zhǔn)備工作,比如找銼刀、磨斧子等等,但這些工作現(xiàn)在看來都是無效的。
看來,抓住問題的核心,才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綠綠摘自《讓別人無法取代》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