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恒
物理教學的主體內(nèi)容就是要搞好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而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必須以實驗作引探。因為實驗是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實驗的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驗的直觀性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記憶,實驗的導向性可以啟發(fā)學生主動思維,實驗的可信性可以強化學生對概念和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
一、利用投影技術,增強演示實驗效果
演示實驗,就是教師利用實驗器材向學生做表演示范實驗,或創(chuàng)設必要條件將自然現(xiàn)象及其變化規(guī)律等再現(xiàn)出來。這是物理教學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是認識事物規(guī)律的起點,也是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思考總結,從而找出規(guī)律性,得出正確結論。但是,有的演示實驗觀察現(xiàn)象細微,且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只能在講桌上進行演示。后排學生看不清楚實驗現(xiàn)象,這就增加了學生在理解過程中的難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果利用投影器將演示現(xiàn)象放大,使其在銀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觀察思考,又縮短了觀察時間,從而增強了演示實驗的效果。
例如,在測定物質的密度這個實驗中,其實驗目的就是練習使用天平、量筒,學會利用天平和量筒測物質的密度。在這個實驗中,學生第一次學習使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和測量小金屬塊的體積。因此在做實驗之前,教師應先教學生如何使用量筒,如何正確讀數(shù)。而量筒的刻度較小,教師演示講解,大部分學生看不清楚。這時可利用投影技術,將刻度放大,學生就容易看清。方法一:用立式投影器對圓形量筒進行投影時,會產(chǎn)生聚光作用,在銀幕上形成一條豎直亮線,無法看清演示刻度。為了消除圓形量筒的聚光作用,可將量筒放在透明的水槽里進行投影演示。方法二:用立式投影器和專門作投影用的方形量筒。方法三:用臥式投影器和抽拉式量筒投影片(在教學生學習溫度計、安培計、伏特計的正確讀數(shù)時,也可用抽拉式溫度計投影片,旋轉式安培計、伏特計投影片進行投影演示)。
二、利用實驗錄像,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
大多數(shù)物理實驗,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都是第一次接觸該實驗所用的儀器。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學生對儀器的使用和實驗操作方法了解甚少。僅靠教師的演示講解,許多學生很難一下子看得清楚,等到他們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時候,仍有無從下手或不得要領的感覺。因此學生在做實驗之前,先觀看一段所做實驗的操作錄像,在看實驗操作錄像的同時,教師利用慢放、暫停、回看等方法,向學生講清楚實驗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經(jīng)過形象直觀的開導,能夠給學生做這個實驗指出一套正確的操作方法。這樣必然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正確地操作、觀察、思考和探索。
例如,“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這個實驗,這是學生第一次實際操作天平。由于實驗報告中所列的“注意事項”較多,調(diào)節(jié)天平的步驟較多,學生往往對天平無從下手或者干脆就不敢動它。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現(xiàn)在上這節(jié)實驗課,就首先放一遍《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的錄像,讓學生仔細觀看,同時適時提示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在讀數(shù)時,把標尺的特寫鏡頭定格,讓學生學會正確讀數(shù),教師提示每個格代表多少克,被測物體質量等于砝碼總質量加標尺讀數(shù),做完實驗之后如何收拾天平等問題。學生用幾分鐘時間看完錄像之后再去動手操作,就感到做起來得心應手。
三、利用實驗錄像,提高實驗復習的效率
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還未進入學校教學活動之前,物理實驗的復習,只能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自己看書去回憶實驗的過程、結果和規(guī)律,學生很難再見到實驗的過程和現(xiàn)象。因為時間不允許把一學期、一學年乃至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實驗再做一遍給學生看。但是,利用實驗教學錄像,卻完全可以讓學生在3至5小時內(nèi),完整地觀看一些物理實驗的操作過程。這種既具直觀形象,又具系統(tǒng)概括的電教手段,通過滲透、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學生回憶老師講過的概念和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快放的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過程刪去,利用慢放、暫停和回看的方法去復習重點、難點的問題。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以對重點、難點的問題加深理解,使錯誤之處得以糾正,正確的知識技能得以鞏固,使學生更深刻、更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傳統(tǒng)的方法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