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權
從信息學角度來看,信息是人與人之間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最重要的一種交際工具。語言的交際性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學習語言就是為了學習和掌握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是指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外語進行聽、說、讀、寫交流信息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一、交際法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體系
交際法教學博采語言理論、教學理論、心理學理論及社會文化理論等眾家之長,從各派理論中汲取養(yǎng)分,不排斥任何其它具體的教學措施的使用,并將沉默法、暗示法、語言沉浸法、全身反應法和群體語言學習法等具體方法歸納其中。因此,交際法教學不是具體的某一種方法,而是一種教學思想體系,它的目標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交際法教學擯棄了傳統(tǒng)教學法只注重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反復強調(diào)句型操練、語法分析、句子分析,而輕視語言運用的能力,情景會話少、交際練習少的缺點。交際法教學體現(xiàn)了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即為交際運用而學習語言。
交際法的語言學理論基礎是生成轉換語言學,即注重觀察和分析“語言運用”,更重視研究“語言能力”。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在語言教學中,重點應放在學習者身上,即發(fā)展學生的認識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完善大腦里的“語言習得機制”。因此,交際法應以語言的表意功能為綱,通過接觸,模仿范例和自由表達思想三個步驟來組織教學。交際法不再引導學生進行孤立的句型操練,而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確定學習目標,使教學過程交際化,因而學生在運用語言時,更具有靈活性和實效性。
由于交際法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體系,包容了諸多理論,又兼收了各種教學法精華,因此它并不嚴格限定采用某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或課堂操作程序。這就是交際法教學有別于其它教學法的地方,也是它自身獨有的魅力所在。
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可理解為預備性的交際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怎么理解這一表述呢?它與交際能力有何區(qū)別呢?
華北師范大學張秉中教授認為:交際能力就是指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外語進行聽、說、讀、寫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張教授將交際能力概括以下四個特征:語言能力、社會語言能力,具有信息差距和話語能力。由此可見交際能力的要求是很高,是語言學習者奮斗的目標。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缺乏真實的自然交際情景,大多數(shù)的課堂活動都是有組織、有準備,缺乏信息差距,在教師指導下的語言操練,而不是即興的交際。初中英語教學實際的質量與交際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將義務教育大綱的英語教學目的,規(guī)定為培養(yǎng)交際能力,這個要求就太高了,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
“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可理解為預備性的交際能力。就是說,通過課堂教學的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在教師設置的盡可能真實的語言情景中,訓練學生運用語言做事情的能力,為將來進一步培養(yǎng)交際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打下初步基礎。義務教育大綱提出培養(yǎng)“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作為教學目的,體現(xiàn)了語言的交際功能,體現(xiàn)了最新的外語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作為公民的基礎教育的精神,客觀地提出一個比較恰當?shù)哪繕恕粋€經(jīng)過師生共同努力,絕大多數(shù)學??梢赃_到的目標。
三、創(chuàng)設情景是實施交際法教學的基本條件
在以培養(yǎng)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能力為宗旨的外語教學中,情景語言應先于語景語言而出現(xiàn)。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的利用實物、圖片、電教設備、動作表演及學生真實心理等,精心設計與實際相關的問題,創(chuàng)設較豐富、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采用看圖說話、情景對話、簡單的情景描述等形式,促進交際雙方相互理解,激發(fā)交流信息的愿望和興趣,加快傳遞信息的交際過程。在提供情景語言的同時,也提供豐富的語景語言,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相聯(lián)系,使交際內(nèi)容逐步從簡單的描述向較復雜的綜合表達過渡,豐富學生的交際內(nèi)容,為使語言技能發(fā)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創(chuàng)造有力條件。這是交際法教學的一個基本條件。
四、交際法教學的主導程序設計
教學程序的設計,是依據(jù)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規(guī)律,即認知理解——模仿操練——復用活用——交際運用這個過程來安排的;加之課堂語言操練的密度大,學生有充分語言實踐的機會,降低了學習難度,易于完成從基礎知識——基礎技能——交際能力的轉化。
上述四個階段是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前一階段是后一階段的基礎,后一階段是前一階段的提高。整個過程是學生逐步脫離由教師或錄音帶完全控制到部分控制,直至完全不受控制的過程,因此應設計三種不同形式的訓練:
機械性操練——完全由老師指導進行,如重復、替換句型。
意義性操練——主要靠老師,插入老師假設的情景,如看圖敘述有關內(nèi)容。
交際性操練——不受老師控制,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語言。
在教學中,要有機地處理好這三種操練形式的自然過渡,但應把教學重點放在高層次的交際性操練上。
總之,英語教學的任務是通過交際訓練的途徑,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習英語的風氣和興趣是英語教學的生命。尋找或模擬一個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環(huán)境是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舞臺。導演是教師,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示范作用;演員是學生,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人人參與——英語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好學生的交際活動,使交際內(nèi)容層次分明,針對性強,系統(tǒng)性強,聯(lián)系性強,加大學生的活動量,提高課堂實踐的密度,加快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通過課堂上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練習,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教學能力,并逐漸得到發(fā)展,真正體現(xiàn)交際教學的目的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