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平
數學是典型的“枯操”學科,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強大內驅力。數學課上所學習的內容具有現(xiàn)實意義,富有挑戰(zhàn)性。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去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
一、充分利用數學史料,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情感
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數學史料的教學,不僅是完成整個數學教學任務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著名數學歷史問題以及數學發(fā)展史中的各種趣聞軼事,都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榜樣的力量。在數學課上,依托數學史料,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與古今中外的數學名人進行“對話”,與數學智慧進行碰撞,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促進學生整體提高數學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華東師大版課標教材從七年級上冊到九年級下冊每冊都安排了豐富的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都有其實用性,趣味性,有的還具有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例如,少年高斯的速算1+2+3……+99+100=5050、“剪五星”、“四邊形的變身術”等等,這些內容如果利用恰當,就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情感。
二、挖掘數學內在美,吸引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然界有許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給孩子們看、講給孩子們聽,他們自己是不會留意的。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科學,數學中也有內在美。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去挖掘數學中的內在美,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引導他們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進而創(chuàng)造美。
首先,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內在美。當我們把984257613和123456789兩個數讓學生判斷哪個更美時,他們都會選擇后者,這就說明數字中也有美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板書、圖表、邏輯語言等去盡力體現(xiàn)數學的美,使學生能盡情地享受到數學課中的美育。
其次,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美。在講黃金分割時,例舉報幕員站在舞臺的黃金分割點處,視覺和聲音的傳播效果最好;國旗上五角星的對稱、協(xié)調給人以莊重、至尊至美的感覺;我們家庭鋪地板的造型給人以美的享受等,引導學生主動去體驗身邊的數學美。
其三,指導學生鑒賞美。通過欣賞奧運鳥巢、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從洛書到幻方游戲、城市建筑群的設計以及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的軌道設計等等,使學生們去鑒賞美妙的東西離不開數學,美妙的世界是人類數學智慧的結晶。
其四,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美。數學課上,教師用字母表示數,用代數式表示文字語言,用嚴謹的推理論證去說明一個事實,用添加輔助線證明,簡化一個證明過程,用圖表來處理數據等等,促進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處理社會生活問題,用數學知識去創(chuàng)造美妙的生活。
三、加強師生情感交融,激發(fā)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的意識
學校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運用的主要基地。課堂教學可以看作是這個基地的基本單位,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搖籃。作為課堂的指導者教師和課堂的主體學生,感情應是和諧、融洽的。也只有和諧融洽的師生情感才是教師對學生授予知識的橋梁和潤滑劑。在數學課堂上,要以“四個帶進”來營造課堂教學氛圍,加強師生情感交融,激活學生的積極創(chuàng)新意識。
和善帶進課堂。教師應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人”,只有用和善的心靈、和善的目光、和善的語言、和善的動作與學生交流,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課堂氣氛才會融洽,師生情感交融,學生才會主動學習。
激情帶進課堂。教師只有以飽滿、昂揚的激情和良好的心態(tài)去上好每一節(jié)課,學生才會被教師的激情所激勵,其學習興趣才能被激活,學習效率才能得以大幅度提高。
趣味帶進課堂。數學的趣味性是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知識,讓教學過程充滿生機和情趣,激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其應用數學的欲望。
激勵帶進課堂。對學生的教育,西方是“拇指文化”,專揀孩子的優(yōu)點,豎起大拇指表揚;東方的傳統(tǒng)則是“食指文化”,專挑孩子的毛病,伸出食指去指責。對教師而言,把激勵帶進課堂,不僅要激勵學生勇敢回答問題,還要激勵學生大膽猜想與創(chuàng)新。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源泉,加強課堂的情感設計,以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建立起平等、寬容、和諧、友善、積極、健康的師生關系,真正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創(chuàng)新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