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營
[關鍵詞]學生 語文 自主性
自主性學習是指以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發(fā)展學生個性為宗旨,以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生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好地學會學習(自己決定學什么、怎么學、自己總結、自主評價)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形式。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使得語文學習有一些枯燥,其人文性特點又為語文的學習增添了無窮的樂趣。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又是文化的載體,因此,語文學習重在自主,閱讀文章重在自悟。多思考,多感悟,引領學生在“讀”中感悟出語言的工具性特點。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嘗試培養(yǎng)其語文學習的個性化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幫助學生把需求轉化為明晰可行的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機和強烈興趣,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學習策略。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進行學習效果評估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幫助學生建立學好語文的信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寫作,自主活動,由于學生生活經驗、性格等方面存在差異。面對同樣的作品,特別是文學作品,人們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這是完全正常的。所以,讀文不求同標準,不必一刀切。不妨以自悟為主導,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只要能運用這些語言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二、善于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提高學習興趣,進而增強其學習的自主性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集聲音、文字、圖象、色彩、形體、動畫于一體,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線性輸出的模式,使信息傳輸成為多層次、多渠道的開發(fā)空間,有助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完整準確地理解知識、迅速敏捷地獲取信息。例如,潮水聲、萬馬奔騰聲等,單單靠“讀書”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體會到的!可見,信息技術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語文教學的改革,對教育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還要注意一點,事物總是要一分為二來看的。多媒體不是萬能的,很多方面還需要教師的直接指導,如學生“說”的語音是否響亮、字音是否準確也許信息技術能判斷和處理(語音錄入改進到一定程度是有可能的)但學生講話時的態(tài)度、表情、動作是否得體,可能信息技術就難以代替教師了,至于學生是否圍繞一個意思說的、說的觀點是否正確、詞匯是否豐富,對說的優(yōu)劣作出判斷,以及激勵說的學生繼續(xù)說或說得更好或及時修改說的思路等也是信息技術難以做到的。
三、善于采用多種形式來組織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避免單調枯燥,對于不同的文章進行多樣處理。簡單的文章大膽讓學生自讀,自悟,難理解的文章先講解后感悟,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課上分小組活動,交流感想,討論深化使學生間互相借鑒,互相促進,互相提高。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起作為主體的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他們才會真正愛學語文。
可見,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育出豐富多彩的語言風格,是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