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濟林
[摘要]為了使中學管理向民主、科學、規(guī)范的方向發(fā)展,針對中學管理中存在著監(jiān)督和制約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在對中學校長權力合理約束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規(guī)范中學校長的選拔任免和任期制,完善校長的考核評價機制,加強校長的培訓,健全中學民主制度建設,讓學生家長及社會參與學校管理和改革中學領導體制等對策與建議,使中學校長權力得到合理約束。
[關鍵詞]中學 管理 校長權力 約束
究竟校長權力如何約束?如何使其理論走在實踐的前面并指導實踐?怎樣才能增進其科學化程度?所有這些問題都呼喚著校長理論的研究不斷走向深化,校長的權力使用更加科學和規(guī)范。使中學領導體制趨于合理、趨于完善,使校長既能被充分的授權,又能在學校工作中大膽而規(guī)范的使用權力,同時又讓校長的權力受到一定的約束。
一、對中學校長權力合理約束的必要性分析
1.中學校長在學校領導班子中是居于首位的負責人,在學校全局工作中處于關鍵地位,負有全面責任。對校長權力能夠合理約束了,對其它學校領導的監(jiān)督和束縛就能確定一個有效的著力點,對學校班子成員合理用權力才可能產(chǎn)生最佳效果,才能帶動全校教職員工合理地用權來教育學生。
2.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很多權力下放到學校,相應地擴大了學校的自主權和決策權,客觀上使中學校長的權力不斷擴大和集中。從組織管理角度講,權力運作與監(jiān)督約束之間必須保持一種有力的制衡關系,才能保證行使權力的合理公正而盡量避免公權私用。
3.按照現(xiàn)代決策科學的觀點,科學的決策分為確立目標、獲得信息、設計方案、評價比較、方案選擇和方案實施等六個階段。這每一個階段都與學校發(fā)展和教職工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要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依靠校長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同樣,學校離開黨組織、教職工、社會的參與和監(jiān)督,在決策中能做到公正、合理、科學,而不出現(xiàn)腐敗現(xiàn)象是難以想象的。
4.要保證權力運行與事的統(tǒng)一,就必須解決好權與事的矛盾,也就是要解決好這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因此對權力運行監(jiān)督就有兩方面的職能:一是保證權力代理者的信用,做到人權相宜人事相宜;二是保證權力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合理性,做到權事相宜。權力體制和運行機制與事的矛盾貫穿于事的始終,對權力運行活動監(jiān)控的目的就是及時協(xié)調(diào)它們之間的矛盾,以達到權事相宜。
二、對中學校長權力合理約束的對策與建議
1.規(guī)范中學校長的選拔任免和任期制。中學校長的產(chǎn)生由“委任制”改為“民主推薦、公開競爭上崗?!毙iL的選拔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系統(tǒng)化選拔程序,由教工群眾民主推薦校長候選人(校外的可自薦,提供資料),通過任職演講,考核等主體等形式平等競爭,按優(yōu)先層次選出最佳人選報上級批準委命。使校長無形置于教職工的監(jiān)督之下,校長把主要精力放在學校教育管理上。從而不斷更新學校管理觀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校長要有任期每屆任期3~6年,任期滿后,重新進行選拔,但校長在同一學校聘任不超過兩屆,若在學校工作中不能勝任的可由教代會進行彈劾。
2.完善校長的考核評價機制。讓教職工考核評價校長一定要明確教職工考核的責任和權力,并形成規(guī)范的制度,大學都必須按規(guī)范的制度辦事,從學校發(fā)展的長遠目標出發(fā),使教職工敢講真話,不受干擾。二是考核結果要公正,讓上級,教職工,社會有關人員都知道,增加透明度;三是考核結論要和校長職務的升遷、降職、獎勵等掛鉤。
3.加強校長的培訓。從校長受訓的角度,它可以分為最終目標和直接目標。其最終目標是促進中學校長隊伍的建設,并培養(yǎng)一批理論水平較高,管理經(jīng)驗豐富,辦學卓有成效,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成果豐碩的中學教育管理專家。直接目標是廣大中學校長有效地從事學校管理活動時需要的新的管理理念和學校管理理論。通過一定時間科學的培訓,使中學校長的素質(zhì)不斷提高,增強他們依法辦學科學管理的理念、規(guī)范管理學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并能注重管理學校教師、學生過程中的人文精神,更加合理地使用上級賦予的權力,促進學校的和諧發(fā)展。
4.健全中學民主制度建設。(1)擴大教代會的法力權。教代會對校長提出的長期計劃、百年計劃、重大改革計劃等“討論建議”權應改為“審議決策”權,教代會對教職工崗位責任制、獎懲辦法及其他規(guī)章制度的“討論研究”權應改為“審議通過”權,教代會對有關教職工切身利益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獎懲等方面有“審議決定”權。教代會應該對不稱職的校長有罷免建議權,對不稱職的中層領導有罷免權。(2)賦予教職工在校長任免問題上的決定性發(fā)言權。校長能選擇中層領導和教職工。而教職工不能選擇校長,這樣使教職工無法對校長的權力進行制約,不利于激發(fā)教職工的主人翁感。解決以上問題的辦法就是要賦予教職工對學校領導人的最終制約權。(3)加強學校管理工作的法制因素。建立起學校領導任免的層層負責的責任制,從校長到教職工都有明確的職責范圍,任何人既不能越權,又不能失職,一級對一級負責,從校長、書記、教代會到教職工都必須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nèi)依“法”辦事。(4)盡快制定完整的法規(guī)。應盡快制定出中學校長工作條例、學校黨組織工作條例、教代會和工會工作條例。只有這樣教職工的民主權力才能得到保證,學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才能落實,學校領導體制才能完善。
5.讓學生家長及社會參與學校管理。作為中學應該與社會建立有效的社交活動,發(fā)展和維持學校與各種人員的關系,應主動地讓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員參與學校的管理,對重大問題參與決策,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一定的監(jiān)控,對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進行評價,促進學校的教學改革和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使學校贏得各方的大力支持。
6.改革中學領導體制。根據(jù)權力機構,執(zhí)行機構和監(jiān)督機構相互獨立、相互制衡和相互協(xié)調(diào)的原則,學校應建立董事會、校委會和監(jiān)事會的新型領導體制。董事會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人事、財務、行政、經(jīng)營管理進行決策和聘任校長等。董事應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校長實行董事會聘任制,校長是學校的最高主管,主持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學校董事會的決議。依照章程和董事會授權,行使職權,并對董事會負責。監(jiān)事會是學校的監(jiān)督機構,對黨和國家及其代表黨和國家的紀檢檢查部門負責,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章程對董事和校長行使職權的活動進行監(jiān)督,防止濫用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