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慧 魏金強 尹天光
[摘要]文章對新時期高校學籍信息及其管理現狀進行了研究分析,并就目前高校學籍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更新學籍信息管理理念、制度、模式、工具及手段等方面提出幾點措施,為高校提高學籍信息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分制 學籍信息 管理水平
新時期學分制體制在高校的普遍實施及1999年開始的高校擴招,對高校的學籍信息管理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高校學籍信息及其管理呈現出新的特點和問題,教育部對高校學籍信息管理越來越嚴格。作為高校,如何適應新形勢提高高校學籍信息管理水平,對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時期學籍信息的特點
學生學籍信息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在思想政治、學習能力等各方表現狀況的綜合反映。主要包括學生的招生基本信息、學業(yè)信息、獎懲信息、畢業(yè)學位信息等,是判斷學生大學期間是否達到學業(yè)培養(yǎng)標準的主要依據。
新時期高校學籍信息呈現出新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籍信息電子化。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及電子檔案信息管理系統(tǒng)等新的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當今高校的學籍管理基本實現了現代化、網絡化和信息化,傳統(tǒng)以手工記錄和查詢的紙質學籍信息變成了如今以網絡記錄和查詢的電子學籍信息。二是學籍信息量急劇增大。隨著新時期學分制的普遍實施及自1999年以來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學生在校期間修業(yè)年限變長,在校生人數迅速增加,學籍信息量成倍增大。以我校為例,自1999年擴招及試行學分制體制以來,我校學生修業(yè)年限最長可達8年;在校生人數由擴招前的3200多人到目前的近1萬人,增長了2倍多。三是學籍信息內容復雜化,教育部學籍信息電子注冊要求上報的學籍信息內容越來越多。
二、高校學籍信息管理的現狀
學籍信息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籍信息對學生、學校及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對學生來說,學籍信息的各項內容能反映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對其就業(yè)有重要作用。對學校而言,學籍信息能反映教師教學成果和學校教學質量,是學校制定和修改教學計劃的重要依據。學籍信息還是溝通社會與學生的媒介,社會可以通過查詢學籍信息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教育部對學籍信息管理非常重視,先后多次對學籍信息管理制度進行改革。首先,是學歷信息電子注冊制度的實施,學歷信息電子注冊是對高校的“出口”進行規(guī)范,學籍信息電子注冊則是對高?!斑M口”的把關,2001年開始實施高等教育畢業(yè)證書電子注冊制度,2007年開始實施普通高校入學新生學籍電子注冊制度,2008年9月開始實施普通高校學生學年電子注冊制度,不斷完善高等教育學籍學歷電子注冊制度,加強對高校學生學籍信息的管理。各省級教委根據教育部學籍信息電子注冊制度也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及實施措施。以北京為例,北京教委先后開發(fā)了北京高校學籍管理系統(tǒng),北京普通高等教育本??茖W籍學歷管理工作平臺,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
學籍信息的準確性與學籍信息管理的效率是體現學籍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在學籍電子注冊過程中,高校學籍信息不準確和學籍信息管理效率低是常見的問題。具體來說,高校學籍信息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是高校學籍信息管理模式不適應目前高校學籍信息管理的需要。許多高校由于近年來學生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使得以往由教務處統(tǒng)一管理全校學生學籍信息的一級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適應目前的學籍信息管理要求。二是高校學生學籍信息管理制度滯后,管理流程不規(guī)范。許多高校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與現有的學籍管理要求不適應,沒有規(guī)范的管理流程,使得學籍信息管理水平得不到保障。三是高校目前使用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有待改善。雖然高校都在使用計算機技術及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但是許多高校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功能不全面,學籍信息兼容性差,無法與目前教育部及省級學籍信息管理平臺的使用相匹配,且高校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使用覆蓋面不大,學籍信息的管理不能在全校實現網絡化,從而未能實現學校、院系、學生之間的學籍信息共同管理與共享。四是學籍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學籍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學籍信息管理技術的日新月異,對學籍管理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許多高校對學籍管理人員缺乏培訓,學籍管理人員業(yè)務能力及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強。
三、提高高校學籍信息管理水平的幾點措施1.轉換學籍信息管理模式
當今高校辦學規(guī)模擴大及學分制教學體制的實施,一方面,學籍信息量的急劇增加;另一方面,各級領導及各部門對學籍信息的要求更加詳盡、快捷與準確,傳統(tǒng)的學籍信息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學籍信息管理要求。高校應該適時轉換學籍信息管理模式,建立由教務處、院系分級承擔學籍信息管理的二級管理模式。院系對學籍信息的管理非常重要,是聯系學生與教務處的橋梁,有助于提高學籍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轉換管理模式的同時,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實現學籍信息在全校的共享,達到學校、院系與學生共同管理學籍信息。比如,像北京市教委開發(fā)的高校學籍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教育部、省級與高校對學籍信息的共同管理。學校應該也開發(fā)出連接學生、院系與教務處的信息管理平臺,使教務處、院系及學生都能實時查詢、維護和監(jiān)管學生的學籍信息,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籍信息管理的效率,還能使學籍信息得到及時更新,提高學籍信息的準確性。
2.更新學籍信息管理制度,規(guī)范管理流程
學籍信息的管理是高校一項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作,學籍信息的準確性是反映學籍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提高學籍信息管理水平要以提高學籍信息的準確性為重點。而學籍信息的準確性需要學籍信息管理制度和流程來保障。所以,面對新形勢,高校要及時更新陳舊落后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建立新的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使學籍信息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度可量。同時,高校應該規(guī)范學籍信息管理操作流程,使學籍信息管理有條有序。有了制度和流程的保障,學籍信息的準確性才能得到提高,學籍信息的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以我校為例,近年來制定了與注冊、成績管理、學籍變動等相關的學籍管理補充規(guī)定,并對相應的學籍管理操作流程進行了規(guī)范,大大提高了學籍信息的管理水平。
3.改善學籍信息管理工具,提高信息兼容性
計算機技術雖然已經在高校學籍管理中得到了應用,但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目前許多高校使用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功能不全,一些學籍管理工作只能依靠手工操作。另一方面,高校使用的學籍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中的信息與教育部和省級教委電子注冊要求的信息不兼容,信息的字段名和字段長度與教育部不一致,這使得學籍信息的管理效率和信息準確率大大降低。以我校為例,我校目前使用的學籍管理系統(tǒng)就存在功能不全的缺點,尤其是院系使用的學籍管理系統(tǒng)功能中,許多學籍管理工作都不能實現。面對北京市教委的學籍信息管理平臺的開放,我校的管理系統(tǒng)功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目前該系統(tǒng)的二期開發(fā)工作已經啟動,許多功能將得到完善。
4.提高學籍管理人員素質
要提高學籍信息管理水平,學籍管理人員的素質非常重要。一方面,高校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籍管理人員素質的培訓。不僅要培訓學籍管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使其及時學習和熟悉上級制定的新的學籍管理制度和政策,熟練掌握學籍管理的各項業(yè)務,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管理技術,提高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力,還要培訓學籍管理人員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增強其服務意識、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另一方面,作為學籍信息管理人員,應勤于學習和思考,加強與其他高校學籍信息管理人員的交流,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工作中善于發(fā)現問題和創(chuàng)新,總結經驗,探索新方法,細心耐心的做好學籍信息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學校的學籍信息管理水平。
四、結語
學籍信息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利益、學校教學質量和教育部學籍信息注冊效率。高校應該適應時代要求,響應教育部新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從實際出發(fā),制定出適應現代化教育發(fā)展需要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轉換學籍信息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采用現代化的學籍信息管理工具,提高學籍信息管理人員的素質,使學校學籍信息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培養(yǎng)新時期人才發(fā)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建斌.試論新形勢下高校學籍管理工作[J].科技咨詢導報,2007,(15).
[2]于美軍,呼曉,趙春艷.以電子注冊為手段,推進高校學籍管理建設[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