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 琪
喝水送藥,如流水行舟。除了湯藥,幾乎各種劑型的口服藥都要喝水為它“送行”。然而該喝多少水呢?那就有不少講究了。
比如,為了防止藥片和膠囊等在食道“停留”,就必須保證喝足送藥的水。
又如,為了某些藥物的溶解或排泄,還需喝夠吞藥后的“后續(xù)水”。然而,服某些藥則要盡量少喝水以保證其藥效??梢?,服不同藥物的喝水量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應(yīng)該看服什么藥來確定喝入腹中的“水量”。
首先,千萬不能干吞藥片。如干吞的話,藥片或膠囊容易在食道中“擱淺”而損傷食道。通常服藥時要喝足60~100毫升水。有些藥物對食道黏膜的損傷比較明顯,應(yīng)該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其次,服某些藥時更應(yīng)多喝些水。如服瀉藥、退熱藥,由于下瀉或出汗丟失水分需要補充,每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水。
再次,服某些藥時不宜多喝水,如服胃藥,其作用是在胃黏膜或潰瘍面敷上一層保護膜,因此不能喝水過多,這樣有利于在較高濃度下形成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有些止咳糖漿是讓部分藥液停留在發(fā)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性的薄膜,以減輕黏膜炎癥、阻斷刺激、緩解咳嗽,而水會稀釋藥液,減弱止咳作用,所以喝完糖漿5分鐘內(nèi)不要喝水。
一些苦味的健胃劑(如復(fù)方龍膽酊)是利用其苦味,通過舌頭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欲的,故不宜多喝水,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