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文
懷揣著為邊疆貧困地區(qū)的教育作貢獻的夢想,在同學與老師質(zhì)疑不解的目光中,上海女青年劉婉踏上了云南這片紅土地。
志愿者這個稱謂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模糊的概念,但是,在劉婉的心里,這是高尚的事業(yè),她決心用自己的青春去譜寫一段特別的人生,去尋求一些別樣的體驗,不須豪言壯語,也不須志在千里,懷揣一顆純真與善良的心就踏上這遙遠的征途。
普洱市因普洱茶而聞名天下,來到茶鄉(xiāng)寧洱縣德安中心學校,便告別了城市的繁華和流光溢彩的街道。這里是藍藍的天、青青的草,蔥蘢的山間流淌著湍急而清澈的蠻別河。
當一張張靦腆而害羞的面孔出現(xiàn)在劉婉面前時,便開始了她的邊疆支教生活。孩子們都樂意與劉老師一起談?wù)撋?、談?wù)撐磥怼W生只要有事都樂意找她,請她幫助解決,誰生病了,總是第一時間去找劉老師。她總是暗暗地給學生買學習用品;偶爾也會帶學生到她的“寒舍”,施展自己笨拙的手藝給孩子們端上一桌菜肴,她還會翻出各種零食水果“犒勞”孩子們。
劉婉老師在認真完成教學任務(wù)的同時,還抽出大量課余時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為班上建立了一個“小小圖書館”,冒著風雨去縣城購買圖書,希望學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劉老師經(jīng)常與我校老師交流教學經(jīng)驗,了解我校教學存在的實際困難后,為我校引進了一臺價值5000元的投影儀,改善了學校教學條件。
劉婉老師經(jīng)常利用星期六進行學生家庭情況走訪,有一次,經(jīng)過三四個小時的艱辛跋涉,徒步行走十多里濕滑的山路,當走到曉黎(化名)家時,她頓時驚呆了:房頂是用木片搭的,墻壁用竹片編成,四壁都是裂縫,寒風穿縫入室,一張破飯桌,幾條破竹凳,幾只破舊的鍋、碗、盆……曉黎父母因感情破裂而離異,不久父親又在打工途中意外死亡,母親在一次車禍中重傷,現(xiàn)在曉黎跟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
劉婉老師回來后徹夜難眠,翻來覆去眼前總是浮現(xiàn)著白天的畫面。她把學校孩子們的生活情況,家庭貧困情況及所見所聞用電子郵件發(fā)送出去,請求上海公益機構(gòu)和個人幫助。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貧困學生收到鞋子100雙,舊衣服若干套。劉老師把這些衣服與鞋子發(fā)放給貧困學生,為他們添上一件冬衣、一雙冬鞋。
愛是相互的,不求任何回報。劉婉總是在履行志愿者的奉獻精神,把自己“母親”般的愛無私地奉獻給學生。學生給予她的,更多的是一種純真質(zhì)樸的愛與感動,是教師節(jié)、中秋節(jié)時五彩繽紛的賀卡,是平日里學生為她摘來香甜可口的果子,是房間里插滿了學生采來的山菊花,這些使劉婉感動許久、許久。
劉婉老師說:“我這一年的經(jīng)歷,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希望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也不奢望能干出驚天動地的事。凡事只要用心去做,用心體會,用心感受,用心回味,這就非??鞓妨?”汗水培育滿園桃李,將愛播撒在紅土茶鄉(xiāng),劉婉用愛延伸著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