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茂邦
在每一堂課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闭n堂上的提問,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好的提問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推動其積極思考;同時,也能使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調整自己的授課方法和進度。
提問的設計可以說是一個教師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特別是在計算機編程課中。計算機編程是一門日新月異的學科,其涉及的知識面極廣,實現某一功能的方法也極多。學習編程要求學生思路廣闊,單純的填鴨式教學效果很差。下面筆者結合ASP網頁編程課堂教學中的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提問要適度,因人而設
首先,提問時不能過于簡單,例如“是否正確”、“好不好”這種只需要答是與否的簡單問題,學生只需要擇一即可,很難激發(fā)他們思考。還有一些問題在教案或者書本上有現成的答案,也不宜多問。另外,問題也不能過難,過難的問題可能會超越學生現有的理解能力,令其產生畏學的心態(tài),也有可能挫傷學生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提問對象上也應考慮,一些較難的題目可以找一些學得較好的學生來回答,可以讓這些學生更有自信心,同時激發(fā)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對于一些學得不太好的學生,可以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當其答對時給以表揚,增強其自信心。另外,在提問時一般可以先提問中等水平的學生,同時提醒優(yōu)秀生補充。切忌先點人、后提問,更不能先問優(yōu)秀生、忽略中等生、冷落差等生。
二、設計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思維
設計問題情景,即設計出一個情景,讓學生去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激發(fā)他們的思維。例如,在學圖片的HTML標記時,筆者提供給學生同一系列的80多張圖片,圖片名由“a01.gif”一直到“a86.gif”,讓他們把所有圖片全部加到網頁中。這是一個繁雜的工作,一般基礎較好的同學會復制一張圖片的HTML代碼,不斷粘貼來修改。這對于他們來說已經算是比較快的方法了。當他們完成后再提問:在剛才的做作業(yè)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有沒有發(fā)現什么工作是不斷重復的?有那些代碼基本是不變的?有沒有更快的方法來完成?在學生思考過后,再順著他們的思路,推出使用JAVASCRIPT語言的循環(huán)語句來生成圖片的HTML。這時,學生會發(fā)現,他們做了10多分鐘,寫了80多行代碼的工作,如果使用編程的話,只需要幾分鐘、幾行代碼就可以完成,不僅比人手快,而且正確率也高很多。這種方式,能激發(fā)起他們學編程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設立一個問題的背景,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將會使教學更容易,學生的印象更深刻,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提問不能過繁,要注意時機
如果教師在提問時缺乏準備工作,課堂上臨時想到什么就問什么,或者不停地提問,容易使學生把握不到重點,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系統(tǒng)的理解與整體把握。提問時,應注意時機。例如,在講課前,可以總結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比較多數同學不理解的問題,做出提問,引起他們的關注,然后再進行復習和講解。發(fā)問時,最好是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時,這樣效果較好。
四、教會學生如何提問
提問的藝術不單是教師自己要注意,還應該要求學生學會如何提問。對于教師而言,從學生的提問中可以了解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但學生過多的提問,缺乏自己的思考,容易導致其過度依賴別人。所以,作為教師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去提問,哪些問題應該問。編程時,通常會遇到很多難點,而且調試和解決錯誤甚至會比編程的時間還長,所以編程中,解決錯誤是一個重要的技能。學生作為初學者,在編程實操中,出現錯誤的幾率很高。例如,筆者所帶的班級是中技班,學生完成學業(yè)后就要開始工作了。對他們來說,獨立解決問題的技能是很重要的。所以,筆者要求學生碰到錯誤、問題,應該自己仔細思考,參考教案和例子中相似的地方,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如果解決不了的話,再尋求老師的幫助。在提問問題時,應該簡明扼要、直切要點,不讓要教師反問幾個問題后才弄清楚其真正想問的問題。正確地引導學生提問,能使他們學會自己思考,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yè)后才能更易于融入社會。
總之,提問是一門藝術。引導學生學會提問,能使教學事半功倍,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而教師自己也應運用好提問這門藝術,不斷探索實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