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摘要]試從導入、巧設情景、精彩語言三個方面,對構(gòu)建詩意課堂音樂教學模式做探索,并提出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120188-01
在高中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究竟怎樣的音樂課才是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整體人格和個體差異”的目的,在探索與實踐中,我根據(jù)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結(jié)合我的教學認識,嘗試采用了“詩意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構(gòu)建詩意課堂的前奏——導入
一堂課好的開頭,就像一首歌的前奏曲,雖寥寥數(shù)語,但擲地有聲,它一下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為構(gòu)建詩意的課堂提供良好的切入口。好的開場形式很多,不過任何一種開頭,絕無一種固定的套路模式,它必須根據(jù)當堂課的實際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學堂樂歌》時播放李叔同的《送別》,為了更深層的讓學生了解這首作品,我用了這樣的導入:“西湖邊楊柳依依,水波滟滟,沒有比西湖更適合送別的場景了。1918年的春天,38歲的李叔同雇了一條小船,離開東岸的浙江第一師范學校,他的日本妻子聞訊趕來送別。十年前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與妻子結(jié)識,此后也應該經(jīng)過了多次的聚散離合。這次李叔同去的地方并不遠,只不過是南岸的虎跑寺,但這已經(jīng)是最后的告別?!碑斘抑v完這段文字,學生們都沉浸在濃濃的送別離情中。這為整節(jié)課的展開創(chuàng)設了很好情境,為演唱、感受歌曲奠定了基礎。
二、構(gòu)建詩意課堂的核心——巧設情景
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充滿詩情畫意情景去指導教學,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動機,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審美教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借助舞蹈韻律和肢體語言展示,引導學生體驗背景音樂的美麗動感和節(jié)奏感;就背景音樂展開美術(shù)畫面聯(lián)想和觀賞,引導學生感受背景音樂美的畫面和藝術(shù)熏陶;設計戲劇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和表演,引導學生加深對背景音樂創(chuàng)作的理解和情境體驗;多方剪彩影視情節(jié)片斷,引導學生體驗背景音樂的氣氛對劇情發(fā)展的推進的作用,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鑒賞。同時還可以把音樂教學同非藝術(shù)類教學進行結(jié)合,如選取適宜的背景音樂為文學、散文、詩歌配樂,比較欣賞幾段音樂的意境,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選取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歌曲或樂曲,以及相關的風土、歷史典故,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zhì),拓展知識視野;挖掘生活中的音樂,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情境和感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喜愛音樂、體驗人生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情趣。
三、構(gòu)建詩意課堂的手段——語言精彩
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shù)。知識的傳授、師生情感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語言來進行的,詩意的課堂更離不開教師精彩的語言。面對音樂課來說,往往對教師的語言有著更高的要求,它的說服力、感召力、鼓舞力主要來自教師的語言力度和魅力。因此,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力爭做到語言的精練、準確,另一方面,要注意采用多種語言形式,將會使學生領略到語言的美感而興趣盎然,將會使學生感到上課是一種享受。這樣,教師的語言就達到了滋養(yǎng)人性的功能,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如我在高一年級的起始課《學會聆聽》的結(jié)束部分,做了一段這樣的文字描述:“音樂是語言,音樂是心曲,音樂史心境,音樂是人生……。感激音樂,感謝音樂,它不僅詮釋了人生,這如歌的人生剛剛奏響了第一個音符,而我們?nèi)松男梢勺约簛韽棾??!辈粌H我,學生們也沉浸在富有詩意的課堂氛圍中。因此,這堂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梢娊處熣n堂上精彩的語言點撥可以緩解緊張情緒,融洽師生感情,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富有詩意的課堂中探究知識,發(fā)展思維。
誠然我們的音樂課堂的教學不能過分的強調(diào)課堂氛圍的詩意,還要強調(diào)課堂的和諧高效。和諧,其出發(fā)點是以學生為本,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本,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本。高效是指課堂教學要突出效率,切實做到由時間型向效益型轉(zhuǎn)變。和諧和高效缺一不可。要實現(xiàn)課堂的和諧與高效,我主要從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著手:
首先課堂教學要適度。新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淡化知識并非不要知識,降低難度并不等于降低質(zhì)量。相反,“淡化”和“降低”是為了使音樂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其次,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不光要針對學生,還要針對教材。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方式,他們對音樂知識的掌握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體分析和充分考慮學生因素,真正做到滿腔熱情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千方百計地幫助每一個學生,真正體現(xiàn)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再是,還時間于學生,還思維于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表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從這個意義上講,音樂學習更適合、也更需要學生自主地參與和積極的探究。例如:在鑒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地收集音樂背景資料,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交流,然后通過完整的欣賞音樂,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外在形式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在的情感內(nèi)容進行探究,最終自我建構(gòu)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還時間于學生,還思維于學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1)凡是學生能弄懂的知識就不要由教師講;(2)凡是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就不要由教師給;(3)凡是能由學生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由教師答;(4)凡是能由學生進行的表述,就不要由教師寫;(5)凡是學生能弄懂的結(jié)論,就不要由教師判。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的思維與教師不一致時教師不能硬拉著學生跟自己走,而應該加以必要的引導。當教學過程與設計不一致時,要及時調(diào)整以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即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再生性。
和諧高效課堂對我們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使音樂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音樂的藝術(shù)性與審美性,教師要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興趣共鳴,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美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藝術(shù)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體驗音樂的快樂。誠然,構(gòu)建詩意課堂的方法和途徑很多,教師必須善于追求課堂的詩意。課堂詩意來自于師生心有靈犀的融通;課堂的詩意是學生心靈世界的回歸;課堂的詩意是教師詩心的萌發(fā)。只要我們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一步一個腳印,充滿詩意高效的音樂課堂一定會出現(xiàn)在我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