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剛 湯家鵬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從2006級學生開始實施,其中“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以下簡稱為“概論”課)是新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很顯著、很重要的變化,它對“概論”課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楚雄師范學院“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個案調查與實證分析,指出當前高校在“概論”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要切實提高“概論”課教學效果,就必須不斷增強教師的整體素養(yǎng)、深化教學方法改革、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探析
中圖分類號:D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2-174-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環(huán)節(jié)。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和實施方案,從2006年秋季開始,在全國普通高校將開始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教學方案,其中原來的《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合并為一門課,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這是一個很顯著、很重要的變化。
從“概論”課的兩年來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改革后的“概論”教學取得了一定效果。不過也存在不少問題,如現行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能很好滿足大學生們求知、求真、求新的要求,難以調動、激勵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和高度的自覺性,難于教給學生鮮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一定程度地影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目標的實現。探索如何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楚雄師范學院“概論”課的教學實效性現狀
為了深入了解 “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現狀,我們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對楚雄師范學院的部分大學生進行了有關“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2006級學生,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93份,回收率為97.67%。樣本的基本情況為:男生122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1.64%,女生17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8.36%;文科生161人,占調查總人數54.9%,理科生132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5.1%;黨員3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0.24%,共青團員256人,占87.37%,還有7人是“其他”成分,約占調查總人數的2.39%?!案耪摗闭n教學實效如何主要看大學生對這門課的重要性、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教材的評價如何,還要看能否提高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材。豍現將大學生對“概論”課的教學實效性評價現狀作初步分析。
(一)對“概論”課重要性的認識與評價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決定在我國高校本科生中開設四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是自1998年政治課改革以來,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發(fā)展及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求,對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大范圍調研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新一輪改革,其中開設并學習“概論”課意義重大。
1.對‘概論課設置重要性的認識與評價
對學校而言,任何一門課程的設置都有其匠心獨運之處,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概論”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門核心課程,其課程設置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調查結果顯示:當被問及“您認為在高校開設‘概論課是否重要?”這一問題時,有39.59%的和43.68%的學生認為“很重要,要學習”和“有一定意義,但是不像教材和老師說的那樣重要”,12.29%的學生認為“不重要,甚至沒有開設的必要”,4.44%的學生認為“開不開都無所謂,說不清”。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對開設“概論”課持肯定態(tài)度,但仍有部分學生對開設“概論”課的重要性認識不深,缺乏認同感。
2.對‘概論課促進自身成長作用的認識與評價
在對我院大學生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當被問及“您去上‘概論課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時,46.42%的學生表示是為了“獲得觀念上的幫助”,44.03%的學生表示是“為了拿這個課程的學分”,31.4%和34.13%的學生是為了“獲得知識上的啟迪”和“受學校課堂紀律的約束”,還有24.23%和15.7%的學生表示是因為“是必修課必須去上”和“受老師所講內容的吸引”可見,“概論”課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有幫助;而關于“概論”課對大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否有幫助的問題,8.19%的人認為“非常有幫助”,58.7%的同學認為“有幫助”,8.19%的同學認為“不太有幫助”,僅有2.05%的同學認為“沒有幫助”。由此可見,由于人的思想素質與能否成才以及人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因此,大學生認為“概論”課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二)對“概論”課教學效果的認識與評價
在對我院大學生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當被問及“您對目前這門課的教學效果是否滿意?”這一問題時,有37.2%的學生表示“基本滿意”,46.42%的學生表示“一般”,6.48%的學生表示“不滿意”,僅有9.9%的學生表示“滿意”。選擇“滿意”與“基本滿意”兩項的人數共占47.1%,與選擇“一般”的人數進步持平,且未超過半數。這說明“概論”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與不足,亟待我們對其進行改善和提高。
調查結果顯示:當被問及“您認為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來講授這門課最有效”這一問題時,學生認為是“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占46.42%,“多媒體教學”的占19.11%,“案例式教學”的占17.41%,“課外實踐活動教學”的占8.74%;“灌輸式教學”的占8.32%。調查了解到,在“概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沿襲以教師為中心的完全灌輸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fā)不足,導致學生在教學中參與程度低,削弱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制約和影響了“概論”課的實效性。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希望采用“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法來上這門課,但在訪談中大部分學生都表示很多任課教師都沒有采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而那些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也只是將教材內容簡單做成課件來進行授課,其間穿插的課外知識和時政熱點內容較少,學生對其認可度不高。
(三)對“概論”課考核方式的有效性的認識與評價
考試是檢測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在調查過程中,當被問及“您認為這門課的考試采用那種方式最有效?”這一問題時,50.85%的學生的回答是以“開卷”的形式進行,50.31%的學生的回答是以“課外論文”的方式進行,11.6%的學生的回答是以“課堂論文”的形式進行,10.58%的學生的回答是以“口試(答辯式)”的方式進行,僅6.48%的學生選擇以“閉卷”的形式進行考試。調查了解,目前仍沿用以前的考核方式,即閉卷考試。而學生認為閉卷考試有效度低,他們更希望以靈活、多樣、開放的方式考核?!案咝K枷胝卫碚撜n現行的考核方式是以閉卷為主,注重考察學生知識的掌握,而缺乏對學生能力的考察,雖然便于操作,但弊端很多?!?/p>
(四)對“概論”課教材有效性的認識與評價
調查得知,關于教材的問題,24.57%的學生認為“教材具有可讀性”,9.56%的學生認為“教材沒有可讀性”,65.87%的學生則認為“教材可讀性一般”這一結果說明在教材的編寫和內容上還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問題,在訪談中學生普遍認為“概論”課教材理論敘述過多、篇幅過長、事例有限、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不夠,且有些內容在中學時就已學過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對該課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教材也是“概論”課教學中的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們非常期望能提高“概論”課的教材能生動活潑,貼近現實。
二、楚雄師范學院“概論”課的教學現狀及原因分析
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在“概論”課教學中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大學生不喜歡、不重視“概論”課的學習,對當前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認同度不高、對課程的教學效果不滿意和課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等問題。楚雄師范學院雖然不能代表全國各地高校的全部,但從其“概論”課的現狀可以折射、透視出目前高校在“概論”課教學過程中都普遍存在著的一些問題。通過分析我們得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大學生對“概論”課的學習興趣較低,缺乏學習的動力
當前,相當數量的大學生對“概論”課學習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大學生對“概論”課缺乏學習興趣的現象在我國各高校普遍存在。“上課點不點名”;“這門課要不要考試”;“考什么內容”;“劃不劃重點”;等等。這些問題是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概論”課最為關心的。在一些學生看來,學習“概論”課不如學習專業(yè)課實在,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專業(yè)學好,要抓緊一切時間來學習專業(yè)課,上“概論”課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是為了考勤,所以表現在課堂上或是看專業(yè)書籍,或是做專業(yè)課的作業(yè);一些學生學習“概論”課的目的是為了考研或考公務員,還有一些則只是為了拿學分而已。這就導致當前大學生對“概論”課學習不夠重視,缺乏學習的動力。
(二)教學方法傳統(tǒng)單一,不能很好滿足課程和學生的需要
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概論”課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存在著這樣問題,就是概論課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這也是造成其吸引力不足從而影響教學效果的另一主要原因。目前,絕大多數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都安排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他們占學時總量的1/3~1/4,但實際上真正把這些學時有效利用到實處的卻少之又少。目前雖然多數高校都建有多媒體教室,但數量較少,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
(三)教師隊伍整體素養(yǎng)不完善,教學效果難以很快提高
搞好“概論”課教學的關鍵在教師,但是當前高?!案耪摗闭n教師隊伍整體素養(yǎng)存在著明顯的缺憾,尤其是在新課程方案實施后,對“概論”課教師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從高校的現實情況看,部分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執(zhí)教水平難以很快提高,部分教師缺乏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學感染力不強,不能吸引學生;有的教師沒有針對性,學生所想的、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得不到解惑,不能很好地將時政熱點和社會生活實際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做到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加之教材與教學內容的變化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教師如果要將這門課很生動、很精彩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三、增強“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思考
“‘概論課是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既比較系統(tǒng)、完整地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又把這一進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作為完整的體系進行全面分析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必R如何搞好“概論”課的教學,使學習“概論”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自覺行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必須使大學生明確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意義,使其運用“概論”課的相關知識很好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扭轉對“概論”課的認識偏差,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
(二)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努力增強教學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其主導作用發(fā)揮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的:“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豐因此,能否提高“概論”課的教學效果,關鍵是教師。教師應夯實自身理論功底,注重課堂講授的深刻性,并要及時補充教材內容,注重課堂講授的時效性。調查顯示,文科生對“概論”課的興趣高于理科生。這就要求“概論”課教師在課堂講授中要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注重講課的知識性、生動性、趣味性。
(三)深化教學方法改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教學基本理念的體現,也是貫徹教學基本理念的根本保證?!傲己谜n堂教學效果的取得離不開科學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只有強化教法的設計,并保證其科學性、豐富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T教學中要努力使“概論”課教學更加靈活、有效和充滿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