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強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融知識與技能于一體,列入初中教育的必修課,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應用能力。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計算機自身的性質(zhì),決定了它有著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因而,對于信息技術老師來說,探討該學科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發(fā)展,就顯得更為重要。動手(上機操作)是本學科一個最大的特點,在整個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的上機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要求,還可能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探索教學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以下是本人在幾年的教學生涯里總結出的三點教學方法:
一、 自主學習
引導學生進入“自學”即學生自主地學習,而不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教師應努力做到一個臨時顧問的角色。這樣做是因為,給學生留足個人空間,在自己尋找課本知識的時候,不因有教師的引導在思維上有太多的禁錮,學生就會對課本上的操作有所探尋,會經(jīng)常性地提出一些課堂中與教師認為的“重點”不同的知識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也無形地增加了課堂的容量,一些所謂的重點,在這里就可以放棄了。
一切的學法與教法無非是達到學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學有所成的目標。在課堂中盡量地讓學生走上學習的最前列,無論你所使用的是啟發(fā)式、探究式、興趣式等,學生應該對學習的內(nèi)容首先有一個最首要的了解,因為知識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學生思維的方式不一定與教師的相同,而某一固定的教法和學法往往有一定框架結構,于是教師常常提醒學生進入相應的“目標”,而為實現(xiàn)教師所謂的目標,課堂就會一下子變成了教師的“一言堂”;45分鐘短暫的時間就會一下被教師占用完。學生走在學習的最前列,要求教師在課前對課堂的所有細節(jié)作以深刻的思考,以應學生不時之需。例如,學生在學習Powerpoint時,我首先讓學生自己看書,自己上機操作,然后將兩節(jié)課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在專門的一節(jié)課中解決,學生操作了,有了許多發(fā)言的權力,教師則成了其學習的顧問,當?shù)谒墓?jié)課學生上機操作時,學生就會及時對教師的解答進行驗證。當Powerpoint學完之后,回頭我讓學生替做了一節(jié)課的課件,學生能夠運用自如,做得非常成功。
二、 團結協(xié)作
協(xié)作學習是指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從事學習活動,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組織協(xié)作便于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nèi)容和進度,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每學期帶領學生上第一節(jié)計算機課時,我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首先分組,將4人分為一組,12個同學組成一大組,并告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互相配合,“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保∪酥L,補己之短,共同進步;另外組與組之間還要進行“較量”,互相促進。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訓練的同時,挑選操作最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巡視檢查其他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學生間語言更貼近,更能溝通,互教互學,既形成了以學生集體自主活動的主旋律,又使知識掌握得又快、又好。練習一段時間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競賽,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勝心,他們的自覺性、自信心也隨之增強,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xié)作,因為對于一項集體活動,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 充分展示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自于哪里?來自于學習的成就感。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時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驗,充分展示學生的作品,給予充分的鼓勵,即使是一個很簡陋的作品,只要有獨特之處就應該予以肯定,賞識學生的每一件作品。展示學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過程與最終成果,對于被展示者來說,是一種鞭策。每一節(jié)課都應該安排一個固定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并讓學生對這個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期待,找到自己學習的目標。
教師們必須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評價一堂信息技術課的優(yōu)劣,絕對不僅僅只看教師教得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學生學得如何,看學生是否能夠拿出像樣的作品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滲透一種“作品意識”,而充分展示學生的作品正是對這種意識的強化。正確的評價、適當?shù)谋頁P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績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等等。所以,課堂上,特別是在學生上機練習時,應該及時把握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在練習指導過程中看到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馬上加以表揚和鼓勵,以便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信息技術學科還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眼光僅僅局限于課本,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認真實踐,及時總結,才會有創(chuàng)新,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也才能為培養(yǎng)21世紀實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完成由學生的被動學習到自覺學習的飛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要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就能使我們的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