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欽峰
公元1641年,明崇禎十四年,明清軍隊在松山激戰(zhàn)。松山城破,明軍大敗,前線總指揮洪承疇不幸被俘,隨后押到沈陽。洪承疇是明朝著名將領,萬歷進士出身,被俘后面無懼色。大罵不止。清軍打了大勝仗,上下歡騰,皇太極卻顯得心事重重。接下來他還要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人才爭奪戰(zhàn)?;侍珮O很欣賞洪承疇的才干,想讓他為大清效力,但是心里沒底,深知勸降此人絕非易事。
明朝將領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砍頭事小,失節(jié)事大,大多寧死不降。有個叫張銓誓的明軍將領曾經(jīng)被俘,清軍試圖勸降,哪知軟硬兼施都沒用,張銓誓最后絕食而死,臨死之前,還望南跪拜。還有個叫張春的人,被俘后誓死不降,皇太極拿他沒辦法,把他送到破廟關押。此人仍不肯剃發(fā)稱臣,直至老死廟中?;侍珮O對這些人既敬佩,又很傷腦筋,想來想去,最后決定派漢人大臣范文程去勸降洪承疇。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代。飽學多才,深得皇太極器重。
范文程來到監(jiān)房,對洪承疇好言相勸,說了一大通:“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如今明朝氣數(shù)已盡……”果不出所料,洪承疇怒發(fā)沖冠,拍案而起,破口大罵:“你是漢人的叛徒,有什么資格跟我講話?”桌子拍得震天響,監(jiān)房年久失修,屋頂上震下一些塵土,不偏不倚,剛好落在他肩上,洪承疇隨即低頭,細心撣去身上的灰塵。范文程并不生氣,微微一笑,繼續(xù)耐心開導。洪承疇聽得不耐煩了,大手一揮。凜然道:“你不必多費口舌,我誓死不降,別無他求,只求速死!”
范文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見皇太極,詳細匯報了勸降經(jīng)過。皇太極大失所望,連連嘆息:“既然此人不能為我所用,只好讓他為國盡忠了!”范文程卻說:“依臣所見,洪承疇其實不想死。如果皇上能親自走一趟,必能馬到成功?!焙鋈婚g柳暗花明,皇太極聽得半信半疑。無奈愛才心切,也只好死馬當活馬醫(yī)了?;侍珮O親自走入監(jiān)房,見到洪承疇,馬上脫下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披在他身上,又握著他的手說:“將軍受苦了!”洪承疇目瞪口呆。萬沒料到,滿人的皇帝竟有如此風范。他凝視良久,不由得仰天長嘆:“罷、罷、罷,果然是真命天子!”撲通跪倒,俯首稱臣。
皇太極大喜過望,當日就對洪承疇厚加賞賜,并在宮中大擺宴席慶賀。許多滿洲貴族都感到不滿,洪承疇不過是個敗軍之將,皇上對他如此優(yōu)待,是不是有點兒過頭了?皇太極反問道:“我們與明軍打仗,出生入死,為的是什么?”眾人道:“這還用問,當然是為了奪取中原,享受榮華富貴?!被侍珮O哈哈大笑,得意地說:“好比趕路,我們都是瞎子,現(xiàn)在找到一個引路人,我能不高興嗎?”
滿洲勇士們只知道搶錢、搶糧、搶地盤。卻不知道還要搶人才,事實證明了皇太極的遠見卓識。松山戰(zhàn)敗后,明崇禎皇帝起初以為洪承疇戰(zhàn)死,下令全國表彰,并且為他修廟祭祀。沒想到“死人”復活,還叛國投敵,把崇禎弄得狼狽不堪。只好把修到半途的廟拆了,軍民士氣大受打擊。洪承疇投降,還極大地瓦解了明朝將領的斗志,對清軍后來招降吳三桂,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清軍入關后,洪承疇屢獲重用,官至總督、大學士,他率兵東征西討,攻無不克,為清朝鼎定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故事說到這,肯定會有人覺得奇怪,洪承疇被俘時態(tài)度堅決,為何轉變得那么快,范文程憑什么斷定他不想死呢?皇太極當時也有過同樣的疑問,范文程的理由其實很簡單:“洪承疇本是待死之人,但他連衣服都那么愛惜,何況生命?”小小的塵土,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動作,無意中泄露了洪承疇內心深處的秘密,而這一切,恰好被范文程盡收眼底。
假如不是塵土飛揚,在適當?shù)臅r候落在適當?shù)牡胤?,假如范文程對此視而不見,沒有準確破譯它的密碼,也許洪承疇就是另一種命運。那么,清朝損失的不僅僅是人才??峙轮鹇怪性牟椒ヒ惨啪?。如此看來,有些塵埃是無法從歷史中拂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