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成
我曾有25年不上醫(yī)院的“光榮”歷史,誰知剛邁入古稀之年,這段“光榮”歷史就結(jié)束了。2005年我忙著搬家,身體比較勞累,經(jīng)常感到頭昏、四肢乏力,去醫(yī)院一量血壓80/100mmHg,已夠進入高血壓患者行列了。
得了高血壓病,難免心慌,但我盡量克制自己要理性對待,除了積極藥物治療,我盡可能放松心情,每天如常晨練1小時,雷打不動。
至于吃,就困難一些了。高血壓與吃食關(guān)系密切,正常人每日只需要0.5-2克鹽就可以維持生理活動的需要,但并非食鹽中才含有鈉,如6毫升醬油的含鈉量也相當(dāng)于1克食鹽;100克榨菜相當(dāng)于11克食鹽;100克香腸相當(dāng)于4克食鹽……就連許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紫菜也都含有一定的鹽分。
可是我偏偏嗜好重醬味濃的菜肴,突然吃少鹽的菜肴如同在食“無鹽菜”,簡直難以下咽。為了控制食鹽攝取量,我抱著“淡些、再淡些”的原則進餐。我每餐都備一碟子醋,有時太淡了,就稍稍蘸一點;萬一鹽加多了,進食時桌邊放碗白開水,把食物浸一下去咸。這種做法可不使鹽滲入食物中,而食物表面的調(diào)料也能使舌上味蕾受到較強刺激,既能喚起食欲,又能減少鹽的攝入量。盡量少吃咸菜、咸鴨蛋等腌漬食品;少吃香腸、午餐肉、醬牛肉、燒雞等熟食制品。冰凍食品、罐頭食品和半成品及快餐方便食品中往往含較多的食鹽,也很少食用。
做菜的時候,盡量采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diào)方法,如蒸、燉等有助于保持食物原有的香味;還用中藥材與香辛料調(diào)味,使用當(dāng)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肉桂、五香、八角、花椒等香辛料,添加風(fēng)味。多吃水果沙拉、蔬菜沙拉等,這些蔬菜中已經(jīng)含有鈉,不僅可以不用加鹽,還可補鉀,對身體大有好處??傊?,“無鹽菜”也要合口味、有滋味,不能為食療而犧牲口福和食欲。
如此謹慎飲食,使我的血壓幾年來一直保持在基本正常范圍內(nèi)。
(責(zé)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