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本壇
[摘要]分析體能訓練在現(xiàn)代競技運動中的作用,確立了現(xiàn)代高水平運動員八大體能結構,并結合現(xiàn)代競技運動的新特征和運動訓練的新趨勢逐一進行探析。
[關鍵詞]運動員 體能 體能結構
中圖分類號:Q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520166-01
一、現(xiàn)代高水平運動員的體能結構
1.身體形態(tài)結構。由于各個運動項目的不同,因此,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也不同,不同的身體形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運動素質的發(fā)展,任何一個專項訓練手段都必須使得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向著專項需要的方向發(fā)展,所以,運動訓練的基礎是選材,只有身體形態(tài)符合專項發(fā)展的隊員,才符合現(xiàn)代運動訓練的發(fā)展。
2.心理結構。運動員的心理特征,在其從事競技體育活動時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多血質、粘液質的人比抑制質,膽汁質的人更適合于參加運動訓練,并常常在比賽中表現(xiàn)出較高水平。但不同的運動項目對運動員的心理狀態(tài)卻有著不同的要求。運動員的技術、戰(zhàn)術以及運動智能,都只有在其心理能力的參與和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因此必須加強運動員心理訓練,使運動員具備適應競賽工作高效率的心理結構,才能適應訓練、比賽時其艱巨緊張、復雜賽況的心理負荷,為奪取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3.智能結構?,F(xiàn)代運動訓練與比賽對運動員的智能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可以說,在某些情況下,運動員的智能水平的高低是決定比賽成敗的關鍵,而運動員的智能水平又與知識結構有關,知識水平高,結構才合理,才能對于本專項的競技特點和規(guī)律,有著較為深刻的把握,才能對訓練的理論和方法有著更為準確的認識和體驗,在比賽中靈活地運用戰(zhàn)術,從而出色地發(fā)揮自己的競技水平。
4.力量素質。運動員在完成動作的時候,都需要有一定的力量素質作為根本保證,項目不同,對力量的要求也不一樣,力量是運動員專項力量的基礎,取決于身體各個部位肌肉力量的發(fā)展水平。
5.速度素質。速度是現(xiàn)代運動的靈魂,是現(xiàn)代運動的鮮明特征,具體表現(xiàn)為反應速度快、動作速度快、移動速度快、技術銜接快。現(xiàn)代運動訓練,最核心最根本的都是圍繞著速度在進行,但不同運動項目對速度的各方面的要求都不一樣。但不論哪種項目一般速度訓練都應在運動員興奮性高、情緒飽滿、運動欲望強的情況下訓練。
6.耐力素質。運動員要在競賽全過程保持特定的運動強度或動作質量,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耐力素質,就必須具備能與在持續(xù)運動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加深的疲勞作斗爭的能力,運動競賽中強度與時間、速度與距離似乎是不可統(tǒng)一的矛盾的兩個方面,運動強度大,運動時間自然短,運動速度快,運動的距離必然短,因此,運動訓練就是尋求這些方面的最佳結合點。
7.柔韌素質。柔韌素質通過關節(jié)的運動的幅度,也就是按一定的運動軸產生轉動的活動范圍表現(xiàn)出來,柔韌素質訓練的程度,決定著動作的精確程度。柔韌素質發(fā)展快易見效,消失也快,應不間斷地安排訓練。
8.靈敏素質。靈敏素質的好壞一般與運動員的神經類型有關,一般興奮型的運動員靈敏性較高。靈敏素質的標志是運動員在各種復雜的變換條件下,能夠迅速、準確、協(xié)調地做出應答動作。發(fā)展運動員靈敏素質應在不斷變換條件下進行,并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體能的特點
1.體能的專項性。項目的不同,決定著運動員發(fā)展方向的不同,各個專項的運動員,體能的獲得是通過采用專項特有的手段訓練的結果,所謂專項特有的訓練,是指在不同的訓練方法與手段下的刺激與適應的過程,即使用非專項的手段獲得,也必須符合該項目的特點,這是現(xiàn)代競技運動中的保證運動技術水平的一個特征,也即是體能的專項性。
2.體能的時間局限性。體能的產生過程,是一個運動訓練刺激與適應的過程,任何適應過程都存在著兩種適應反應:急性但不穩(wěn)定,長久的相對穩(wěn)定的,由專項強化訓練所獲得的體能雖然目的很明確,但并不具有極大的穩(wěn)定性。因為這種適應反應是通過高強度的專項負荷所產生的,以超量恢復為其表現(xiàn)特征。因此,導致體能的時間局限性。雖然有些適應性反應是建立在各器官系統(tǒng)的改變基礎上,但其運動專項的體能的特征,是隨著專項成績水平的提高而改變的,也表現(xiàn)出時間的局限性。
3.體能的不均衡性。人體適應所獲得的體能不可能在較長時間的工作過程中維持同一水平,長時間工作時,各供能系統(tǒng)相互交替和補充,這時各供能系統(tǒng)存在著銜接問題,但由于供能系統(tǒng)的發(fā)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必然會產生總能量供給的波動狀態(tài)。
4.體能的綜合性。運動員的體能是由各方面的綜合作用的結果,是各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只有各方面協(xié)同工作,才能提高競技運動能力。
三、結論
良好的體能訓練是技、戰(zhàn)術訓練和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良好的體能訓練是運動員承受大負荷訓練和高強度比賽的基礎;良好的體能訓練有助于預防傷病,延長運動壽命。因此,建議:(1)注重全面發(fā)展體能的同時,突出專項體能。(2)體能訓練在整個訓練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各項體能與專項體能訓練的比例的確定,要因時、因項、因人而異。(3)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是運動素質訓練。(4)體能訓練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B.H.普拉托諾夫,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M].基輔、烏克蘭高校聯(lián)合出版社,1984.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吳曉強,論現(xiàn)代籃球運動員的體能結構[J].中國體育科技,1936.
[4]過家興,運動訓練學[M].北京:北京體育學學院出版社,1986.
[5]徐本立,運動訓練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