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內昆鐵路李子溝特大橋的多跨連續(xù)-剛構組合梁合攏段施工技術作詳細的闡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指導類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多跨連續(xù)-剛構組合梁 合攏段 頂梁 配重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520075-01
一、工程簡介
李子溝特大橋位于貴州省威寧縣觀風海鎮(zhèn)境內,是內昆鐵路控制工程。大橋全長1031.86m,跨布置為7×32m+
(72+3×128+72)m+8×32m,主跨為5孔(72+3×128+72)m一聯(lián)的剛構-連續(xù)組合梁,梁部為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三向預應力箱形結構。全橋基礎設計為鉆(挖)孔樁和明挖基礎,樁徑為150cm,單墩群樁最多樁數(shù)為50根,全橋總樁數(shù)為222根,最長樁為40m,最高墩高度107米。全橋總圬工量為10.5萬m3。該橋主跨采取群樁高墩連續(xù)-剛構組合梁形式設計是我國鐵路橋梁設計之最,組合梁采用懸灌施工,合攏段的施工質量對整座橋的連續(xù)-剛構組合梁完成體系轉換至關重要。該橋工期緊,地質條件復雜,交通條件差,氣候惡劣,給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合攏施工順序
本橋共有合攏梁段5個,其合攏順序在原設計中與現(xiàn)在有所不同,為適應全橋工期的需要進行變更,變更后的合攏
順序為:8-9#T構的合攏段、7-8#合攏段、10-11#合攏段、9-10#合攏段和11#-12#墩合攏段。
三、合攏施工的關鍵技術
通過對箱梁混凝土內部溫度的觀測確定合攏施工溫度,根據(jù)設計要求和現(xiàn)場施工情況確定合攏施工順序,計算梁部混凝土的長期收縮和徐變變形,本著減小墩身和梁體的次應力計算頂梁施工的噸位和墩頂?shù)姆聪蛭灰?。頂梁施工能否達到要求,對于高墩多跨剛構結構的橋梁尤為重要。
1.合攏溫度和時間選擇
在合攏施工前對溫度和混凝土的內溫進行觀測,通過對環(huán)境溫度和混凝土內溫的觀測,通過觀測看出氣溫變化對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在頂板部位影響較大,在底板部位影響不大?;炷凉嘧⑦x擇一天中氣溫最低溫差變化較小的時間灌注,灌注要連續(xù)一次完成,灌注時間要少于4小時,灌注完后用塑料薄膜覆蓋,灑水養(yǎng)生。
2.頂梁施工技術
設計頂撐及施工方案如下圖。制定減小阻力措施,加強施工監(jiān)測,達到設計要求。
在上午9時前完成頂梁施工,環(huán)境條件與合攏時相同。頂梁施工時按照分級加載,對兩T(Π)構的0#梁段進行縱向位移量測和兩T(Π)構梁端相對位移量測。通過模擬條件計算,對于10#和11#兩T構合攏段的頂力100t,10#T構0#梁段向內方位移28mm,11#T構向昆明方向位移26mm,梁端相對位移54mm。對于10#-11#Π構和8#-9#Π構合攏段的頂力為150噸,10#墩中心向昆明方向位移14mm,9#墩中心向內江方向位移8mm,梁端相對位移22mm。施工時以位移控制,此位移值是按照混凝土長期收縮徐變后的1/2反方向預留。
3.頂梁施工工序安排
(1)拆除一端掛籃,以道碴代替掛籃的重量加載,在掛籃拆除前觀測梁端的高程,加載時以高程控制為主。
(2)移動另一端掛籃至合攏段作為施工吊架,內模暫不滑出。
(3)觀測兩梁端的高程,以翼緣板底相同位置的高程為準,此高程作為評定合攏精度,同時應與梁端觀測點高程進行聯(lián)測,以便以后觀測方便。梁端高程達到合攏精度要求后即可進行下步施工,否則需采取加載或減載的辦法進行高程調整。頂梁施工前后對梁端的高程變化進行觀測。
(4)綁扎鋼筋,安裝預應力孔道和橫、豎向預應力鋼筋,為減小頂梁施工的摩阻力,底板和腹板縱向鋼筋單端進行焊接,波紋管單端連接并預留另端活接頭。
(5)分級加載進行頂梁施工,同時對梁部的位移和觀測點的高程進行觀測。頂梁施工過程中按照加載階段對兩T構0#梁段縱向水平位移進行觀測,對合攏段的空隙進行量測變化。10#-11#合攏段實際頂梁施工,置鏡點在10#墩中心,后視9#墩轉點,前視11#墩中心。10#-9#合攏段頂梁施工時,置鏡點在10#墩中心,后視12#墩轉點,前視9#墩中心。
(6)鎖定頂撐,進行波紋管,鋼筋的作業(yè),穿鋼絞線,梁端對稱增加配重(合攏段混凝土的重量)。視環(huán)境溫度和日照情況決定T(Π)構的0#段之間是否進行灑水降溫,減少溫差變形影響。
(7)鋼筋通過檢查后,滑出內模板并加固模板,張拉臨時鎖定鋼束。
(8)選擇溫度和時間灌注混凝土,對上述位置繼續(xù)進行觀測,同時進行對稱卸載。
4.頂梁施工效果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頂梁施工進行順利,不但保證了施工安全也達到了設計要求,結果如下:
四、結束語
合攏段的施工是變截面連續(xù)-剛構組合梁懸灌法施工完成體系轉換的一個重要步驟,它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整
座橋梁的施工質量的好壞。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合適的混凝土澆注時間是合攏段施工質量成敗的關鍵。李子溝特大橋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五個合攏段施工質量優(yōu)良,合攏時各種檢測數(shù)據(jù)滿足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參考文獻:
[1]莊少勤,吳海平,《高等級公路實用技術》,同濟大學出版社.
[2]姚玲森,《橋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3]孫明強,《橋梁工程施工與管理》,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簡介:
拜曉梅,女,1997年畢業(yè)于華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工學學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