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禪
她是個普通的女子,有一個出色的孩子,孩子考上了北大。大家問她,用什么方式教育的孩子,孩子怎么會這么出色?
她說,只是常常說四個字,當孩子抱怨或失望時,她告訴孩子:已經很好。
那年,她剛剛做母親,抱著孩子去擠公共汽車。東北的雪厚,雪化成了冰,她追趕著公共汽車,結果一個趔趄,整個人被摔出去五六米。即使這樣,她手里有一樣東西沒有放手,那就是她的孩子。
她的胳膊和腿都摔折了,人們去看她,說真不幸啊。她笑著說,已經很好了,如果摔到了我的孩子,如果我不小心把孩子甩出去,我的心就要碎了。
孩子五歲,在幼兒園,忽然在玩耍時掉下來,扭斷了頸椎。阿姨打電話給她,她趕來,用兩只手托著兒子跑,因為只能托著兒子,兒子的頸一點都不能動了,坐出租車亦是不能。
兩公里,她一直托著兒子跑到醫(yī)院,甚至她的丈夫都追不上她。她那么瘦那么小,托著五十斤的一個胖男孩兒,跑了兩公里,事后她單獨一個人跑過,累得跑不下來,她都懷疑那天是不是有神相助。醫(yī)生說,晚送來半個小時就接不上了。這個頸椎只連著一點點,如果錯開了,就馬上會送命。
于是她慨嘆上帝對她的好,從此知道惜福。以前她對孩子的要求是那樣高,坐姿,說話的語氣,吃飯的時間,如廁的時間,甚至,孩子的微笑程度,更不用說一三五書法,二四六鋼琴之類。
是從那次開始,知道生命是上天給的一次偶然,要懂得好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自此,孩子上小學初中,遇到困難或不如意,她會笑著解釋,一切,已經很好。
孩子考高中,因一場病只考取普通高中。她并沒有去走后門找人讓孩子讀重點,順其自然,讓孩子自己選擇。孩子選擇在普通高中,沒有去擠那個重點高中,結果在普通高中,孩子總是全校第一名,那個學校,也第一次考出了北大的學生。
請她去介紹經驗,她只說,好好愛孩子,給他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孩子都是好孩子,未必是你想象的那樣調皮或壞得不能救了。每個人都有渴望溫暖與美好的心,只是能不能遇到合適的土壤,當孩子不如意時,應該告訴他,你這樣已經很好,如果努力,只能是更好。
這是一句美麗的話,其實不僅對孩子,對所有人都一樣,先認定自己的處境已經很好,再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那么就是更好了。
選自《新世紀文學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