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忠
[摘要]體育教學是師生雙邊和諧愉快的活動過程。教師必須遵循教學規(guī)律,用有效的復合刺激幫助學生建立運動感知,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復合刺激 感知層次 效率
教學是一個復雜的信息傳遞、解譯和反饋過程,只有制作出精練的信息,才能使解譯過程鮮活,輸送渠道才能因此而暢通。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研究總結教學規(guī)律,運用有效的復合刺激為教學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一、體育教學是運動知覺形成的過程
任何科學知識都是信息的傳遞。體育知識技能也是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學生要獲得體育技能,必須將外界和機體的有效信息進行感知,貯入大腦,在運動中樞形成和建立動作表象,并不斷經過信息加工,編碼形成科學的動作概念。學生動作一旦發(fā)生失誤,做出錯誤動作,說明運動知覺發(fā)生了錯誤,需要有一個更穩(wěn)固有效的運動知覺予以確立和編錄。體育教學是體育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它的上端為動作概念,中間環(huán)節(jié)則是動作表象,最末端是運動知識和技能。因此,體育教學必須從運動這一概念入手,通過選擇科學方法使學生建立動作表象,并在信息加工與組合中因熟避陋,形成準確的運動技能。
二、體育教學要從“精”、“活”作為刺激的附著點
(一)體育教學中的精講與精練
體育教學的始發(fā)信息是直觀具體動作外形所構成,學生的主要任務是直觀模仿教師的示范動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講教學內容,刪節(jié)冗長繁雜部分,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學生在動作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形成動作知覺,建立整體動作印象,這不是單純依靠聽覺就能完成的。要對運動對象感知,其認知成分是來自本體感知中的運動覺、視覺和聽覺,而且要多次重復感知??梢?體育教學中技術的獲得需要依賴運動覺,視覺是幫助建立運動感知的主要要素,聽覺次之,但少了運動覺的參與,動作技術則無法形成。這也就說明,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只是處于有距離的感知信息的第一層次。通過精要的講解和示范動作的演練,調動視、聽、動覺感知信息,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嘗試心理。當學生躍躍欲試參與學做時,教師進行有效的保護與幫助,配以動作要點提示,使個別優(yōu)秀學生完成示范,這只是教師示范的延長,是處于有距離感知信息的第二層次,是為學生精練細節(jié)的有效提示。教師此刻要引導學生合理的幫助,并進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誘導式信號,使學生盡快形成運動感知,達到精練的目的。第四層次是學生脫離幫助獨立完成動作階段,也是動覺控制的主環(huán)節(jié)。此時,學生一方面要以視、聽覺為主的運動表象得以印證,但關鍵還是在第三層次的基礎上建立正確肌感,減少多余動作,使機體產生節(jié)省化,動作逐漸完善精練,以更好的為提高技術服務??梢?教師教學中的精講與精練指導,關鍵誘因在于第三、四層次,并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二)體育教學必須教活與用活
運動知覺是人腦對當前運動物體或動作在空間、時間上位移的反映,是由各種分析器聯合活動的產物。不僅運動分析器,而且視覺、聽覺、膚覺、平衡覺以及機體覺參與活動。但在具體的動作學習中,運動知覺為主要分析器,構成運動覺的主要成分為肌肉、肌腱、骨骼和關節(jié),這些部分協(xié)同接受刺激引起感覺。在運動知覺主導下,視覺、聽覺、膚覺分析器共同參與活動,形成復合刺激,以實現對外界的運動知覺。國外生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們的知識60%來源于視覺、單一依靠聽覺獲得的知識只能記憶15%,單純依靠視覺獲得的知識可以記憶25%,如果動用視、聽、動結合,約能記憶65%??梢?復合刺激比單一刺激效果顯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種分析器的復合刺激指導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使之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在復合刺激正誘導下加速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體育教學在應用認知理論,靈活而有效地進行教學指導的同時,也要注意在方法上加以靈活運用。
1.動作活。教師講課時,盡量借助姿勢,以輕快、準確、協(xié)調、熟練的動作姿勢輔助解說。只有示意動作準確,重視分解與完整相配合的動作要領,這樣才易于學生領會與掌握。做示范動作,應視課題內容的繁簡,采取靈活的方法。對動作簡單的,可以邊講解邊做示范,也可以先講后示范或示范后讓學生練習。有些教學內容,比如教游泳的蛙泳姿勢,最好先分解示范,再邊講邊示范。對比較復雜的動作,可采取分段示范,分段講解的方法。并選擇最佳方位,從正面、反面、側面等不同角度進行示范,讓學生都能清楚的看到。
2.語言活。語言,對于教師來說,既是工具,又是藝術,言傳身教,離不開語言。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是思想的化身。搞好課堂教學,語言是極其重要的。語言要準確、精練、生動、豐富、有趣。示范動作應與詞的講解結合起來,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的群眾語言有效地表達,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產生興趣,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果,從而促進技能的掌握,增強教學感染力。
3.聲音活。講課的聲調要抑揚頓挫,切忌平鋪直敘。對動作要領的歸納、講解速度要慢些,切不可“開快車”,放“連珠炮”,同時還應考慮到語調的高低、強弱和速度適宜。上課應吐字準確、變化適度,使學生聽而不厭。掌握好聲音,還能活躍課堂氣氛。還可適當運用口哨身或結合動作的節(jié)奏準確采用適宜的頻率擊掌,提高學生學習動作興趣。另外,也可結合講故事,運用多種方式的提問來啟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
4.表情活。上課教師示范須富有表情和全神貫注,講課要用親切、信任的目光、表情既嚴肅又和藹,特別是嚴寒酷暑季節(jié)時的表情,對學生情緒影響很大,要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隨意當眾點名,更不可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傷害學生;教師盡可能從側面間接地引導學生。對有缺點錯誤的學生,選擇合適的時間給以適當的批評。對偶犯錯誤者,尤其是對自尊心較強的學生,教師不宜在公開的場合點名批評。由于種種原因,有時老師難免錯誤地批評了學生,此時,教師須及時承認自己的失誤,肯定學生的亮點,并真誠地向學生表示歉意。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應做到表情嚴肅又飽含深情,態(tài)度中肯且蘊藏著期望,這樣的教態(tài),無非激活學生的練習的熱情。同時教師要善于根據季節(jié)、場地、學生年齡、性別及技術難度和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教師要善于采取不同的表情語言,結合優(yōu)美的鼓勵性言語,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5.組織活。組織是保證教學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合理有效地組織教學。組織教學中既要注重傳授途徑和適宜的組織方法,使學生愉快的做練習,又要盡量考慮發(fā)揮多種分析器復合刺激的綜合效應,使課堂組織更好地為增進學生健康服務,為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進行終身體育意識教育服務。
三、簡明結論
(一)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切實掌握現代教育學理論,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運用知覺理論,改善學習環(huán)境,放大學生視覺、聽覺和運動覺等多種分析器,接受復雜的復合刺激,以有效的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縮短教學進程,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二)作為體育教學還必須切實掌握科學的系統(tǒng)方法,從整體教學效益出發(fā),進行科學地設計,根據教材特點,采用運動技能的程序教學,不僅要求正確的示范,精辟的講解;而且還需要語言和表情藝術,使教學的主導意識和主體心理環(huán)境保持一致,使教與學關系和諧,課堂氣氛寓于歡快的教學之中,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