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頤
時間越來越少,閱讀越來越“瘦”。每天的閱讀,被擠壓到枕上和廁里。常常一個月過去,還讀不完一本200頁的書。
果真如此,不如讀雜志。至少一次能讀完一篇文章,然后,在余下的時間里慢慢消化它的精彩與意味深長。
每本雜志都有自己的氣質(zhì)和內(nèi)涵,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讀得久了就能顯現(xiàn)出來。所以,朋友要慎交,雜志也要慎選。
目前的問題是,很多雜志只適合翻,卻不耐讀。它們充斥著大量的廣告,卻少有很棒的文章。
我的另一個困惑是,雜志到底有什么用?僅僅是講故事嗎?如果是這樣,我寧愿看電視。有些雜志,整本都是危言聳聽的故事、真假莫辨的情節(jié),閱讀它,仿佛和一個沒有內(nèi)涵的人相處,就算處上十年,你也獲益不多,白費工夫;有些雜志,卻讓你了解社會、人生,豐富知識、性情,開闊胸襟、視野,或許只看幾期,你就談吐不俗,引人注目。
一本好雜志,就是要讓讀的人變成生活的智者。
我理想中的雜志是一個豐富的載體:我不想看豪華廣告集錦,因為我是個成熟的消費者;我也不想看故事大全,因為我沒有退休大爺?shù)臅r間;我需要切實的社會資訊和生活知識,并體驗到真誠的心靈交流,希望它時時啟迪我,幫我進步。
一本好雜志,應(yīng)該成為讀者鋪墊生活的磚石,扮靚人生的參照,所以它必須聰明、有趣,并且真誠。它不該把苦難炒作成廉價的賣點,不該把時尚異化成淺薄的跟風;它應(yīng)該讓讀者因豐富而淵博,因淵博而睿智,因睿智而魅力永恒。
(柯晟摘自《社區(qū)·讀書》2009年第2期,圖選自黑龍江美術(shù)出版社《圖形創(chuàng)意》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