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后,鄧亞萍由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提名,成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的一名委員。國際奧委會在正式場合使用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只會說中文的鄧亞萍,只好每次會議都帶翻譯,而所有委員中,只有她一人帶翻譯,翻譯過來的語言難免滯后,常讓她陷入尷尬。性格倔強的她告訴自己,如此重要的工作崗位,自己必須也一定要勝任!
1997年鄧亞萍退役,以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身份進入清華大學學習。第一堂課英語老師問她:“你的英語水平是什么程度?”鄧亞萍囁嚅道:“我能寫出26個英文字母?!痹谫M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總算寫出了有些是大寫、有些是小寫的26個字母,她不好意思地對老師說:“我現(xiàn)在只有這個水平,不過請老師放心,我一定會努力,也會趕上其他同學的!”
在當天的日記中她寫道:“現(xiàn)在我是清華大學最差的學生,但我相信,過不了多久,我會成為清華最優(yōu)秀的學生。”
但對于只上過小學二年級的鄧亞萍來說,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談何容易?讀書的清苦和孤獨,雖然不同于球場的訓練,但面對天書般的英文單詞,她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辛勞。以至于到后來,每天清晨起床,她都會發(fā)現(xiàn)枕頭上有大把大把脫落的頭發(fā)。
后來她在回憶這段生活時說:“上學和打球完全是兩碼事,為了趕上課程,我就拼命地學,導致睡眠不足,上課總是犯困,眼睛老也睜不開,恨不得用根棍兒把眼皮撐起來。在打球時,我兩眼視力都是1.5,畢業(yè)時,一只眼睛的視力已下降為0.6了。”
后來,鄧亞萍不但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清華大學英語學士學位,而且獲得了英國諾丁漢大學碩士學位。
一次,鄧亞萍回清華看望英語老師,老師對她說:“你現(xiàn)在的英語水平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作為一名奧委會委員,還需進一步提高。國內(nèi)的語言環(huán)境決定了你在英語水平上不會有大的提高,我看還得再把你扔出去一回,去劍橋大學讀博士!”
上劍橋大學是鄧亞萍做夢也沒有想過的,老師的話禁不住讓她心潮起伏,她要先去劍橋大學實地感受一下。
鄧亞萍首次進入劍橋城時,恰逢劍橋大學舉行畢業(yè)典禮,全城街道擠滿了熙熙攘攘衣冠楚楚的人,他們是劍橋的畢業(yè)生和來慶賀的親朋好友。不論男女畢業(yè)生,一律都是白襯衣、黑皮鞋。本科生披著白色的羽毛,博士們則是大紅色的呢子。當校長宣布畢業(yè)典禮開始后,劍橋城里所有教堂的鐘聲同時響起,熱鬧的街道霎時莊嚴肅穆。鄧亞萍被眼前的場面深深打動,她足足看了一個鐘頭,對這些驕子充滿了羨慕,自己心中也升騰起上劍橋讀博士的熊熊火焰。
鄧亞萍拿著清華老師的推薦信,迫不及待地拜見了劍橋大學校長艾莉森·理查德,把讀博士的想法和盤托出。理查德對她說:“劍橋只招收最聰明的學生。雖然你是世界頂尖級人物,但學術(shù)背景一定要過硬。當然,我們還會考慮別的因素,比如推薦信、個人求學計劃、面試表現(xiàn)等等。如果能讓薩馬蘭奇給你寫封推薦信,那當然再好不過。”
鄧亞萍覺得,讓薩馬蘭奇寫封信不算什么難事,但令她意外的是,薩馬蘭奇并不支持她上劍橋。薩馬蘭奇對她說:“你已擁有了兩個學位,應該馬上回國效力,而不是讀什么劍橋博士?!?/p>
她誠懇地對薩馬蘭奇說:“請您放心,即使我讀完劍橋博士,也絕對要回到我的祖國去,我上劍橋,是希望以后能更好地為我的祖國效力?!?/p>
薩馬蘭奇被鄧亞萍的誠懇和決心所打動,為她寫了推薦信。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又是一次艱難的起步。最初幾個月,鄧亞萍很難適應劍橋的環(huán)境,總有一種“云山霧罩”的感覺。她買了一輛自行車,第一天,讓房東領自己從出租房到學校走了一遍,第二天卻怎么也找不到路,只好邊走邊問到了學校,但還是遲到了,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讓她很是窘迫。
鄧亞萍拿出打球時不服輸?shù)膭蓬^玩命地學習,把研究方向定位于“2008年奧運會對當代中國的影響”。而此時,作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她一邊要忙于北京奧組委的籌備工作,一邊還要進行博士論文的準備。2004年春節(jié)假期,她為了趕寫劍橋大學博士論文,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她買來一堆速凍餃子度過了假日。朋友們勸她:“你得到了那么多令人羨慕的榮譽,不攻讀劍橋博士學位,以后照樣可以生活得不錯。即使讀學位也不必和自己較真,找個‘槍手代筆寫論文不也能過關(guān)嗎?”但她說:“在你們眼里,我純粹是自討苦吃。我讀博士絕不是為了‘鍍金,我既然上了劍橋,就絕不投機取巧走捷徑,更不會弄虛作假!我盼望著那一刻,當我戴上劍橋博士帽時,劍橋大學城里所有教堂的鐘聲都為我響起來!”
2008年11月29日,當劍橋大學校長理查德在學校禮堂前的草坪上親自授予鄧亞萍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并為她戴上劍橋博士帽時,劍橋大學城內(nèi)所有教堂的鐘聲頓時響起來,在丈夫林志剛和兩歲的兒子林瀚銘以及當?shù)嘏笥训呐惆橄?,鄧亞萍按照劍橋的古老傳統(tǒng)完成了全部儀式。那一刻,她淚流滿面,哽咽著說:“在經(jīng)歷了11年的艱辛后,今天我終于圓了劍橋博士的夢,激動的心情絕不亞于奪得奧運會金牌?!?/p>
日前,鄧亞萍應邀參加央視“詠樂匯”訪談節(jié)目,有觀眾問她:“你是劍橋大學建校800年來唯一擁有世界冠軍頭銜的博士,支撐你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力量是什么?”
鄧亞萍胸有成竹地回答道:“簡單說就是四顆‘心。首先是決心,在你有了一個目標或是方向之后,要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其次是恒心,在努力的過程中勢必遇到一些困難,但這就是人生,如果不能克服困難,你也上不了一個臺階;再就是信心,最后離目標也許會差那么一點點,但一定不要丟掉信心;最后是平常心,不論結(jié)果如何,都要以平常心來對待。”
從運動員到博士生再到北京團市委副書記,鄧亞萍看似平步青云,對此她幽默地說:“因為我個子矮,所以所有的球?qū)ξ襾碚f都是高的,都是我進攻的好機會?!?/p>
(作者自薦,李 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