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飛
摘要教師對留守學生的關愛要講求藝術,才能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潛移默化地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幫助他們在健康的氛圍中成長。
關鍵詞留守學生關愛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
“留守學生”是指父母雙方或單方長期外出務工,將孩子有長輩或親朋好友撫養(yǎng)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學生。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老百姓的兜鼓起來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外出打工者的不斷增加,留守學生也越來越多了。有的留守學生因貧困而自卑,有的花錢大手大腳,有的富有攻擊性,有的深陷孤獨不能自拔,這些孩子都需要教師用“心”通過不同方式給予關愛。作為教師,如何對留守學生進行關愛教育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其實,孩子正處于希望被關注的時期,有一種被關注的愿望,可是由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因素,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得不丟下自己的孩子出外打工掙錢,導致了更多的孩子雖有父母卻宛若孤兒,平時很少能見到父母,在生活上缺乏母愛,在學習上缺乏父嚴,更不要談什么關注了。教師與父母是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的兩個“引路人”,對他們的成長作用都非常大。但由于留守學生父母長期在外,父母對他們的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得到削弱。父母只能在物質上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滿足,在學業(yè)、思想、心理健康等方面卻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這些情況下,如果教師熱情關注他們,就可以彌補他們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老師應常常有意無意地接近“留守學生”,在他們身上發(fā)現(xiàn)“閃光點”,使他們受到激勵。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摸準“留守學生”的思想脈搏;對糾正他們的認識偏差、促進健康心理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以人為本,環(huán)境育人
孔子有言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第十七》)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發(fā)展情況,跟以下幾方面因素密不可分:先天素質、環(huán)境影響、自身努力。孟母三遷,不有效地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嗎?具體而言,可以從這樣四個方面入手:
(1)營建溫馨的班集體。集體的溫暖消除留守學生的孤獨煩惱。我們要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班集體,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教育功能,讓他們與同學交朋友,做知己,建立友誼。讓學生在班集體中學會做“加、減、乘、除”法,感受個人的進步與集體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使學生樹立班級以我為驕傲,我以班級為榮耀的意識。班主任要在班級建立學生生日檔案,在留守學生生日的當天送去一張賀卡,以示祝賀,雖然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的關愛,但可以使學生感受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愛,同學的友愛。
(2)營造和諧的校園。學校要想盡辦法讓校園的每一平方米都成為學生受教育的平臺,讓校園的教室、走廊、辦公室和留守學生之家等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3)創(chuàng)建文明的校園。要求教師文明從教,用文明的言行、舉止去教育、感染學生。在學生中開展爭做文明小學生等系列活動。
(4)打造平安校園。在校內開展平安校園整治活動,建立家校聯(lián)系制度,會場交警隊、派出所、消防隊等開展不同形式的專題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高高興興地來,平平安安地回家。
3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
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可以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對“留守學生”來說,由于心理障礙而導致行為失常,更需要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他們,幫助他們在集體活動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磨練意志。首先,通過“一幫一”和上門補習、分擔家務等形式,使他們從被動到主動參加集體活動,融入到大集體中來;其次,班主任、科任教師要適時適度地通過家訪、通電話等情感教育的形式,通過學習指導和理想教育等情感教育的內容,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讓“留守學生”在一個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大家庭中,感受生活的溫暖和愛。提倡感恩教育,弘揚孝道文化。班級要多開展有意義的主題活動。例如舉行“六一兒童節(jié)集體過生日”“師生共度中秋佳節(jié)”“我留守、我自強、我幸福演講比賽”等,還可以發(fā)動學生給遠方的爸爸、媽媽寫信,告訴他們自己的成長情況。通過這些活動,讓留守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孝道。把對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的高度,從實踐中,用實際行動詮釋那份只屬于留守學生的風采。
4 加強對“留守學生”的個別幫助與指導
“留守學生”的性格類型和性格特征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性格,必須重視個別幫助和指導。在個別幫助時,要分清他們的不同家庭情況所帶來的不同心理狀況,分析其性格中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發(fā)展積極的性格特征,調整消極的性格特征。諸如,他們學習上有什么困惑;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交往上有什么障礙;心理上有什么想不開的等等,我們可以讓他們去找他們信得過的老師談話,內容可涉及校內外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綜上所述,讓我們攜起手來,發(fā)動各方面的力量,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把對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真正實現(xiàn)做到讓留守學生幸福留守,為這群特殊的孩子撐起一片純凈明美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