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王曉林 本報特約記者 陳雙平
臺灣“檢察總長”陳聰明的“魚翅宴”事件持續(xù)發(fā)酵。24日,繼事件主角陳聰明口徑前后不一后,各位名嘴也發(fā)表了不同言論,劉益宏甚至跳出來痛批同行,引爆了名嘴間的內(nèi)訌。自此,“魚翅宴”事件將島內(nèi)注意力轉移到這些被稱為名嘴的時事評論員身上,批評之聲四起。國民黨“立委”費鴻泰甚至稱,名嘴靠令人生厭的表演賺錢,是臺灣的“三害”之一。
臺灣《中國時報》24日大幅刊出采訪劉益宏的報道,稱其認為一些名嘴明知道陳聰明與會的來龍去脈,卻在電視上說反話,實在可惡。劉益宏指責稱,有位政論節(jié)目主持人被名嘴胡忠信牽著鼻子走,邀請相關名嘴上節(jié)目,一唱一和演雙簧。
引發(fā)名嘴間相互指責的“魚翅宴”發(fā)生在2008年2月。幾天前,臺灣《聯(lián)合報》等多家媒體披露稱,陳聰明在調(diào)查陳水扁家弊案期間,與陳水扁的親信、前“調(diào)查局長”葉盛茂以及數(shù)位名嘴共赴此宴,涉嫌將弊案調(diào)查情況泄露了出去。事發(fā)后,陳聰明最初否認去過該餐廳,但后來又承認去過,并說是與一些時事評論員就扁家弊案處理方面的問題進行溝通。隨后,臺灣法務部門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調(diào)查。22日,臺灣監(jiān)察機構約談了當事人、時事節(jié)目評論員胡忠信。胡忠信說,陳水扁是在2008年12月12日才被起訴,陳聰明卻把這次聚餐說成跟名嘴溝通,完全沒有這回事。胡忠信對記者表示,當時只是媒體人的聚會,陳聰明是不請自到。
與陳聰明頗有私交的劉益宏認為,當天的“魚翅宴”根本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復雜,并質(zhì)疑這是為了拉陳下臺,否則在場名嘴大可當場走人。他說,當時參加“魚翅宴”的有張友驊、胡忠信、張啟楷、盛治仁、黎建南等人,陳聰明只待了一二十分鐘,后來卻無端遭名嘴爆料。被點名的名嘴也各有說辭。黎建南說曾見過陳聰明3次;張啟楷表示只在2007年見過一次;江岷欽則直接說不記得了。知名政論節(jié)目主持人陳文茜認為,陳聰明的確赴過“魚翅宴”,盡管她個人不相信陳聰明是一塊“白布”,但此事被媒體“公審”并不公平。
雖然是非尚不分明,但名嘴們各說各話的表態(tài)把事情越攪越渾,島內(nèi)輿論開始將矛頭直指他們。臺灣“今日新聞”24日說,此事令藍綠“立委”齊聲開罵,現(xiàn)在不只陳聰明吃魚翅吃到焦頭爛額,就連跑去的名嘴也一身腥,甚至還引爆了名嘴同行間的內(nèi)訌。 臺灣《蘋果日報》24日一篇名為《名嘴爛嘴》的評論稱,民主社會的電視臺找些學者專家、意見領袖評析時事是言論自由,但是評論家都是心平氣和,言語嚴謹,禮貌風度周到,哪像臺灣名嘴個個捶胸頓足,張牙舞爪?!吨袊鴷r報》認為,那些所謂名嘴的言論并非全都有憑有據(jù),有些議題根本就是道聽途說,名嘴們非但不查證,甚至擴大渲染,煽動大眾,部分名嘴已漸漸淪為政治的打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