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燕
半年前,上小學三年級的小濤開始飯量大增,晚上還要加餐,平時活動也少,漸漸就長成了“小胖墩”,到醫(yī)院體檢,被診斷為單純性肥胖癥合并脂肪肝。
脂肪肝不只是成人的專有病。據(jù)最近調(diào)查顯示,我國兒童肥胖癥男性從10年前的2.7%攀升到8.6%,女性由3.8%上升到12%,兒童脂肪肝的患病率也升至2%~4%。
小兒患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是營養(yǎng)過剩、缺乏運動鍛煉。家有“小胖墩”,家長應當每半年或一年給孩子做一次肝臟B超,每年至少做一次肝功能測定。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到醫(yī)院給孩子做個肝臟磁共振,它是目前惟一能對肝臟脂肪含量進行量化的無創(chuàng)傷診斷方法,通過精確測量肝臟脂肪含量,為日后的治療提供參考。
脂肪肝的治療包括三個方面,就像“三駕馬車”——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
飲食治療主要是控制總熱量,注意飲食結構,多吃粗糧、蔬菜。少吃油膩、煎炸及動物性食品。比如選擇燕麥、玉米、海帶、胡蘿卜、大蒜、洋蔥、紅薯,以及各種綠葉蔬菜、水果等,遠離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洋快餐“垃圾食品”。此外,應該養(yǎng)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三餐定時定量。結構均衡,改變晚餐豐盛或吃夜宵的習慣。
運動治療可有效減少內(nèi)臟脂肪、改善胰島素抵抗,進而減少肝內(nèi)脂肪沉積。對有轉氨酶輕度升高的脂肪肝兒童而言。少活動、多休息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惟有適當加強鍛煉才能促進肝功能的盡快恢復,減少看電視、上網(wǎng)的時間。視自己體質(zhì)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比如慢跑和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shù)倪\動量,以加強體內(nèi)脂肪的消耗。此外,還要慎用藥物。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任何藥物進入體內(nèi)都要經(jīng)過肝臟解毒。所以,父母們平時不要動不動就給孩子吃藥,特別不要隨便吃廣告上宣傳的所謂保健類的“藥物”。
藥物治療對于通過飲食和運動療法不能改善的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難以控制的血脂紊亂患兒。需要用藥物治療,包括調(diào)脂藥、保肝藥。當然,這些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