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秀燕
《軸對稱圖形》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的內容。對稱是大自然的結構模式之一,它廣泛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今后學習相關內容的基石。學生在生活中已接觸了大量的對稱圖形,但對于它的本質還不大認識。這節(jié)課,我結合學生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初步了解“對稱”、“對稱軸”等概念的含義,能辨認軸對稱圖形,會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的對稱美,學會欣賞數(shù)學美。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勇于探索的精神。
案例描述:
課前5分鐘,學生背古詩,我迅速剪紙——雙喜、蝴蝶、倆娃娃拜年。剪好后,我把還沒有展開的折紙,先讓學生猜猜這是什么,然后一一展開,貼在黑板的左邊,學生驚嘆不已。這時候,我說:“漂亮嗎?今天這堂課,就是來解開這個秘密的,學了后,你們也會剪這些漂亮的剪紙?!保ㄟ@為后面的學生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想看嗎?
師一一拿出玩具小狗、小象、圣誕老人、飛機
并說說他們的特點
生1:小狗的頭上左右都有一只一樣是耳朵,左右兩只一樣的眼睛,還有左右兩只一樣的小腳。
生2:飛機左右兩邊都有一對一樣的翅膀
……
師:觀察這些禮物,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同組同學說一說。
學生同組交流,反饋。
這些禮物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象這樣左右的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就說是對稱的,
(板書:對稱)
師:大家舉例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物體是對稱的呢?
(學生很是活躍。舉了很多例子:各種動物、房子、鞋子……)
師:如果把這些對稱物體畫下來,就變成了平面圖形(展示對稱的平面圖形)它們還對稱嗎?
生齊聲說對稱
師:那么我們就把這些圖形就叫做(對稱圖形)(板書圖形)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是對稱的呢。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對稱圖形。
① 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
(邊說邊在黑板的右邊貼蝴蝶、青蛙、杯子、鑰匙、楓葉、菠蘿、桃子圖形)
師:這是對稱圖形嗎?
同組合作,分一分。
用什么方法證明這些圖形是對稱圖形。
小組合作,折一折,說一說。左右兩邊完全重合(板書:對折——重合)
②揭示:折痕就是對稱軸。
師:這些對稱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師畫對稱軸:用虛線來畫)
師:這條折痕,叫“對稱軸”。(板書)
折折不對稱圖形,問:這條折痕也叫對稱軸嗎?為什么?得出使左右兩邊完全重合的折痕才叫對稱軸。(板書:完全)并用拍手表示完全重合。
③小結。
師:邊指板書邊說:像這些對稱圖形對折后,左右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把課題板書完整)
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
①先判斷軸對稱圖
以游戲形式判斷,是的站著,不是坐著不動。并讓生說說平行四邊形為什么不是軸對稱圖形。
②找出其余三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師:那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它的對稱軸在哪?
那圓形是對稱的嗎?它的對稱軸在哪?正方形呢
師:先想一想,可能有幾條對稱軸?
再來畫一畫,需要折的時候可以折一折。
學生同桌合作,展示交流。
長方形有兩條對稱軸,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
師:老師帶來幾個對稱字母圖形,如果出現(xiàn)對稱字母圖形的一半,你能猜出整個字母嗎?
WOAIXUEXI
學生積極地猜著,并為自己猜中了字母而非常興奮,當每個字母都猜出后,我讓她們再連起來拼一拼,“我愛學習”,學生的情緒達到了高潮。并有躍躍欲試的之勢。我順勢讓她們創(chuàng)造軸對稱圖形:
先讓學生選擇好桌子上的 工具:折紙、格子圖等,然后想想辦法怎樣創(chuàng)造軸對稱圖形。然后把學生做好的軸對稱圖形貼到黑板上。
學生的創(chuàng)作五花八門,非常漂亮。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這些圖形美嗎。老師也送你一個對稱圖形。把一個對稱“美”的字貼在黑板中間。在學生的嘖嘖聲中我又用課件演示生活中的對稱美。
教后反思
從幾何發(fā)展的歷史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圖形的認識首先不是通過邏輯推理,而是依靠觀察、反復實驗而形成的。本節(jié)課正是以觀察、動手操作為主,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軸對稱現(xiàn)象,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一、感性認識對稱。
讓學生觀察禮物;折一折;判斷是否是軸對稱圖形中,初步感知對稱現(xiàn)象。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對稱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學生對對稱產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二、理性認識對稱。
讓學生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畫出對稱軸;讓學生根據(jù)一半想象整個對稱圖形。讓學生進一步探究對稱的特性,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創(chuàng)造對稱圖形。
讓學生嘗試制作對稱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對稱現(xiàn)象,感受對稱圖形的美,理解對稱圖形的性質。
總之,這堂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在欣賞中觀察(軸對稱現(xiàn)象)
在新課伊始,我就挖掘教材,先自己剪紙做鋪墊,以“欣賞禮物”為主線,提供了一些生活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玩具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和他們一起觀察,充分調動他們用較高的熱情去學習、探究物體對稱性。
二、在動手中感悟(對稱軸)
學生的參與是他們學習空間和圖形的基礎,對于圖形的認識是由動手操作得到的。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折一折”這一環(huán)節(jié),先引導學生觀察剪紙——飛機,激發(fā)他們觀察,提出猜想,再通過動手折疊、比較等方法進行驗證并得出正確的結論。并且,讓每位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盡可能的讓學生多嘗試,多動手,讓他們在活動中去探索、去感悟。在學生多次接觸的基礎上,引出對稱軸,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而親切。
三、在欣賞中積累(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黑格爾說:“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币磺惺挛锾饶芘c美相接便立即會煥發(fā)出動人的光彩,引得主體躍躍欲試,產生追求的強烈愿望,這正是美的神奇力量之所在?!皩ΨQ”既是數(shù)學概念,又是美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梢钥吹綄ΨQ美。在學生舉例之后,我又用課前準備好的剪紙畫(各種動物、數(shù)字、字母、漢字)等等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學生以驚嘆來迎接這些圖形。我想,正是它們多變的外形和不變的特性——對稱的美,感動了學生。
四、在操作中創(chuàng)造(納入自身的知識體系,建構個性化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
楊振寧教授曾說:“美國的孩子帶著思考的頭腦進入課堂,而中國的孩子則帶著等待的頭腦進入課堂?!笨梢姡刮覀兊膶W生能夠參與未來社會的競爭,到課堂學習中來。我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先讓學生嘗試,再通過兩種剪法的比較,擇優(yōu)汰劣,最后全班學生采用先對折再剪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對稱圖形。讓學生在動手中思考,在操作中創(chuàng)造。最后的成果展示,讓每個學生都獲取了許多圖案信息,新穎獨特的設計,五彩繽紛的圖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幾何美、數(shù)學美。并在最后一個剪紙字“美”中結束全課,韻味繞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