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萍
近年來,隨著“普高熱”的持續(xù)升溫,職高招生越來越困難,生源素質(zhì)也普遍下降。新生入學后,需要通過統(tǒng)一的規(guī)范來調(diào)整、約束他們行為,幫助他們適應新環(huán)境,轉變新角色,順利完成思想和學業(yè)的過渡。因此,加強教育和管理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引導學生樹立信心,目標定位要合理
新學期伊始,對職高新生開展入學教育十分重要。由于受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應試教育”傾向的影響,社會、家庭往往忽視了學生心理素質(zhì)和能力的培養(yǎng),片面地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因此,許多進入職高就讀的學生失落心態(tài)突出,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得過且過。
學校領導及各部門要借新生入學典禮、入學教育周等機會,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的思想教育。使學生認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是高級科研、領導人才,還需要大量有一定技能的勞動者,結合市場人才需求現(xiàn)狀和專業(yè)發(fā)展的前景、優(yōu)勢,要切合自身實際,合理定位目標。職高生并非“天生愚笨”,只有調(diào)整自己認識和行動上的偏差,樹立信心、努力進取,在學習上取得進步的同時,還要加強自身能力和特長的培養(yǎng),注重專業(yè)技能的提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保持嚴謹?shù)纳钭黠L,具備現(xiàn)代勞動者應有的基本素質(zhì)。職高生依然有前途。
二、制定班規(guī),實行班級管理崗位責任制
完善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是對學生行為進行約束的有效手段,對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有重要的作用。除了組織學生學習并遵守學生守則以外,還要制定公平合理、積極向上的班規(guī),內(nèi)容要涉及上課自習制度、評優(yōu)評獎制度、請假出勤制度、勞動衛(wèi)生制度等方方面面。制定班規(guī)要做到發(fā)揚民主,由學生充分討論完成。這樣,不僅對學生是個自我教育過程,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心理上有認同感,能在自己制訂的準則規(guī)范下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
實行班干部值日負責制,培養(yǎng)他們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加強對班干部的工作指導,提高班干部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塑造班干部形象要注意強化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增強班干部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信心和勇氣,使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通過他們以身作則的示范效應影響帶領全班同學走向預訂目標。實行班級管理崗位責任制,把班級工作分成若干組,如:紀檢組、宣傳組、衛(wèi)生組等,每個組設若干個崗位,每個崗位由專人負責,實行職務分配制和輪換制。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每個學生都有上崗施政的機會,使他們的潛能得到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使每個學生的責任心,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三、重視環(huán)境熏陶,構建班級精神文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教育人的環(huán)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通過對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構建教育和學習的外部文化環(huán)境。如:摘抄名言警句制成條幅掛在墻壁,在窗臺上或講臺桌上擺放綠化盆栽,在教室的一角設置“讀書角”或“生物角”等。寬敞明亮的教室、嚴謹?shù)陌嘤?、溫馨的墻語、雅致的盆景……“此處無聲勝有聲”,可以緩解學習疲勞,增添學生學習與生活樂趣。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審美觀,使學生的心靈世界得到凈化和充實,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
開展豐富多彩、新穎別致的主題班會、寢室聯(lián)誼等活動?;顒拥膬?nèi)容既要有知識性、創(chuàng)新性,又有趣味性,適合高一學生的年齡特征。做到人人參與,集思廣益,使來自不同地域、學校和家庭的同學們交流、認同、溝通、融洽,逐漸培養(yǎng)新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及與他人合作共處的能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一個個性格各異的獨特個體凝聚成一個具有共同精神氣質(zhì)的班集體。
四、真誠相待,創(chuàng)造和諧健康的班級人際環(huán)境
班集體是一個特殊的人際交往場所,師生交往與學生相互交往,伴隨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青春期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獨立,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大人,平等相等。因此,交往的雙方應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首先,老師要學會欣賞和信任學生,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位置和環(huán)境去看待、理解和處理事情,領悟?qū)W生的所思所感所為。在深入細致地觀察、了解學生,抓住學生個性特征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施之以恰如其分的引導,利用作業(yè)評語、日記評語、操行評語等形式,給予理性評價,評價應以激勵為主。其次,要指導學生學會交往,精心設計各種教育情境,促進學生的情感交融,和諧健康的班級人際關系能形成使人奮發(fā)向上的學習氛圍。
由于職高的生源相對來說比較差,部分學生在初中就是“差生”,有很強的自卑感,最怕別人瞧不起。這就要求班主任、任課老師要理解、尊重學生的情感,用真誠和鼓勵,喚醒他們的自信,多用商量的語氣和建議式的口吻。學生犯錯后少通知家長或盡量不通知家長,批評學生時要注意場合和時間,切忌在其他同學面前批評。針對這一類學生的思想工作,老師除了有細心和耐心以外,還要有信心和恒心。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睆穆毟咭荒昙夐_始就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對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掌握影響極大。學校和教師都應該重視和做好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