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一則“中國挖人工河破壞國際保護區(qū)”的消息出現在俄媒體上。據俄新社報道,俄赤塔州州長格尼阿杜林9日致信俄聯邦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部部長特魯特涅夫和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信中稱,中國正在其境內恢復挖掘一條從阿爾貢河到達賚湖的人工河,會對阿爾貢河以及位于俄中蒙達烏里國際自然保護區(qū)內的達賚湖的生態(tài)造成破壞。格尼阿杜林呼吁俄當局迅速核實這一信息,并在即將舉行的俄中首腦會晤中進行討論。
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專家米哈伊爾接受俄新社采訪時表示,“與赤塔州邊界不遠的中國內蒙古自治區(qū)內再次開始挖掘人工河。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總長為17公里的人工河已經挖掘了8公里” 。俄專家表示,早在2007年,俄羅斯曾經對中國呼倫貝爾市打算上馬的這一項目表示擔心。后來,中國方面告知俄羅斯這一工程已經被叫停。
一位俄專家稱:“建造人工河和一些水庫是振興中國東北計劃中的建設項目,但如果這些項目建成,阿爾貢河的生態(tài)系統將會遭到破壞”。據《環(huán)球時報》記者了解,阿爾貢河是俄羅斯與中國的界河。達賚湖也稱呼倫湖,是中國第五大湖泊,內蒙古第一大湖。達賚湖生物保護區(qū)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西部,隸屬滿洲里市,總面積為3253平方公里,是一個以保護珍惜鳥類、濕地生態(tài)系統及其草原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qū)?!ǜ?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