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群
如今,人們在改革浪潮中常常談及觀念的更新,自然在藝術領域中也不乏更新觀念之舉。如何改進意象油畫風景教學,探索其內涵的規(guī)律性與科學性,提高學生藝術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則是意象油畫風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意象”的概念及現(xiàn)狀
“意象”從字面上看就是寓“意”之“象”,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諸葛鎧先生在其《圖案設計原理》一書中提出,意象是以創(chuàng)造想象為心理過程產生的新形象。意象油畫作為油畫藝術的一個分支,其表現(xiàn)語言具有油畫藝術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創(chuàng)作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追求的不同,意象油畫的表現(xiàn)語言又具有鮮明的個性,它并不追求三維空間的創(chuàng)構,而是把握大的感覺,“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氣所到”,形成了與一般油畫藝術既統(tǒng)一又變化的語言體系。當前,美術專業(yè)油畫風景畫的教學多數還是以對景寫生為主,這種練習貫穿始終,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學生作品主觀性差,被動的照貓畫虎,不能主動的經營畫面,作品沒有新意。而意象油畫的獨特個性恰恰補充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因此在教學中適當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使其通過意象油畫的練習掌握風景畫創(chuàng)作的主動性,并進而提高學生藝術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教學理念
筆墨當隨時代。當生活內容和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時候,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反映的繪畫藝術,也必然隨之發(fā)生變化。作為意象派領袖,龐德就是通過閱讀和翻譯中國古典詩歌,發(fā)現(xiàn)“中國詩人從不直接談出他的看法,而是通過意象表現(xiàn)一切”,才領悟到意象藝術的。意象這個介于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橋梁可以很好地將這兩種距離很遠的藝術門類聯(lián)系起來,以往在教學中對抽象藝術退避三舍的局面得以改善,更重要的是意象是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藝術。它要求創(chuàng)作者既要通過寫生對物體的外部形態(tài)、內部形態(tài)、物質形態(tài)有一個客觀全面而生動的認識,同時還要通過作者大腦的重新加工將客觀的真實變成主觀色彩濃郁的藝術的真實,在這個加工的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被完全的調動起來,從讓我畫到我要畫,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機地調動起來,完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飛躍。
三、教學方案
油畫的實物寫生訓練,為意象油畫風景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前提。教學中可先從寫生課入手,但突破以往只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就畫論畫的框子,要將形式美的法則寓于寫生訓練中,啟發(fā)學生抓住對象的形式美,進行寫生的訓練。在寫生中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來引導學生。
1.對稱與均衡:如形的分量、面積對稱均衡,色彩的明暗、冷暖對稱均衡,構圖的動靜等。
2.對比與調和:如實與虛、大與小、簡與繁、疏與密、明與暗、遠與近的對比,通過滲入中間環(huán)節(jié)穿插挪讓,互相補充使其對立的筆法融合為完整的統(tǒng)一體中。
3.力度與節(jié)奏:控制筆的能力和力在筆中行進變化。行筆的筆路變化和色彩的從厚重到清淡、從濕到干的變化,以及點、線、面的連續(xù)出現(xiàn)在畫面上的排列、分布的組織、安排。
通過上述的寫生練習,學生在掌握油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更對構成畫面的形式美有了一定的了解,隨著練習的深入,他們會將這些知識融入到寫生中,慢慢地將寫生的客觀性一點點減弱,而將主觀性一點點加強,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就可以進入意象風景畫創(chuàng)作的練習中了。在意象風景畫創(chuàng)作中要求學生將寫生的作品再默畫一遍,默畫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感受對畫面進行全新的構成,畫時要注意從以下幾點入手:
1.營造氛圍。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營造氛圍,無論在思想觀念、題材內容還是形式結構上.都追求一種詩意的表達,即“畫中有詩”。意象風景油畫將中國畫中的詩化語言視為重要標準,提倡優(yōu)美和諧的構思立意,積極吸納古代繪畫中的造型語言,打破西畫焦點透視和真實時空的束縛。根據構思立意,自由組合意象,將形態(tài)的內外結構、物質結構重新組織,使畫面產生出某種詩意的時空境界。此外,在營造氛圍的同時,十分重視畫面上的用筆、形體、色彩、構圖、形勢等給人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形式美感。
2.創(chuàng)造形態(tài)。意象造型是中國畫的重要造形觀念。東晉大畫家顧愷之關于“遷想妙得”的藝術創(chuàng)作主張,可以說是對中國畫“意象性”的最貼切的詮釋了。它并不追求對象的真實再現(xiàn),而是講究“意筆草草,聊寫胸中逸氣”,“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氣所到”。因此,取舍與夸張變形就成了意象造型的突出特征。
意象風景油畫不是單純地模仿,而是在對自然對象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將對象的外部形態(tài)、內部形態(tài)、物質形態(tài)進行主觀創(chuàng)造,從而達到抒情表意的目的。吳冠中、蘇天賜是意象油畫的典型代表,他們總是善于捕捉物象獨特的品格和物象給予的一種強烈感受。通過恰到好處的取舍與夸張變形,賦予造形以生氣、情趣與個性風采,并以筆墨的節(jié)奏美、形的韻律美表現(xiàn)出來。
3.隨心賦色。意象風景油畫的色彩運用,十分注重從中國畫的色彩運用中吸取營養(yǎng),打破具體時空色彩的限制,超越了自然的表象。凝結了畫家心理意志的色彩,具有了最大限度的表現(xiàn)性質,能讓畫家自由表現(xiàn),將自身的體悟和情感融入其中。體現(xiàn)出很強的“隨意賦彩”的性質,具有足以使繪畫主體暢神、寫意的“意象”特征。意象風景油畫正是采用了這種依照本性的用色方法,使色彩的運用隨主題的需要、隨意境的需要、隨情感的需要、隨色彩形式美感的需要。
4.筆法運用。在意象風景油畫中,描繪景物的用筆起到支撐著整個畫面的作用。油畫顏料的絕大部分都是以不同風格的用筆來表現(xiàn)的,而且筆觸與肌理的形態(tài)也是欣賞與表現(xiàn)的重要內容。所以,它能夠給人以視覺上的效果并影響著畫面的總體感覺。我們知道,油畫是通過描、擺、罩、塑、染等用筆方法結合干、濕、艷、灰等不同的用色方法來作畫,在布上呈現(xiàn)豐富的筆觸形態(tài),使人在視覺和心理上產生不同的感覺。
四、總結
意象風景油畫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而且外延極為廣泛的美學概念。它為中國油畫的民族化和本土化建立了一個“定性”的價值標準,也為中國油畫的發(fā)展歷史架構起一個脈絡清晰的坐標系??梢灶A見,未來中國油畫風景在“意象”這一審美規(guī)范的統(tǒng)領下,一定能夠營造起一座美輪美奐、真正中國化的精神家園。
(作者系蘇州大學2006級藝術碩士)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