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緒東 扈曉艷
一、施工項目質量問題的特點
施工項目質量問題具有復雜性、嚴重性、可變性和多發(fā)性的特點。
1.復雜性。施工項目質量問題的復雜性,主要表現(xiàn)在引發(fā)質量問題的因素復雜,從而增加了對質量問題的性質、危害的分析、判斷和處理的復雜性。在處理質量問題時,必須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其質量問題的特征作具體分析。
2.嚴重性。施工項目質量問題,輕者影響施工順利進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費用;重者,給工程留下隱患,成為危房,影響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嚴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巨大損失。
3.可變性。許多工程質量問題,還將隨著時間不斷發(fā)展變化。在分析、處理工程質量問題時,一定要特別重視質量事故的可變性,應及時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進一步惡化。
4.多發(fā)性。施工項目中有些質量問題,就像“常見病”、“多發(fā)病”一樣經(jīng)常發(fā)生,而成為質量通病,因此,吸取多發(fā)性事故的教訓,認真總結經(jīng)驗,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二、施工項目質量問題分析
施工項目質量問題表現(xiàn)的形式多種多樣,諸如建筑結構的錯位、變形、傾斜、倒塌、破壞、開裂、滲水、漏水、剛度差、強度不足、斷面尺寸不準等等。但究其原因,可歸納如下:
1.違背建設程序。如不經(jīng)可行性論證,不作調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沒有搞清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就倉促開工;無證設計,無圖施工;任意修改設計,不按圖紙施工;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jīng)驗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現(xiàn)象,致使不少工程項目留有嚴重隱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發(fā)生。
2.工程地質勘察原因。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地質資料、數(shù)據(jù)有誤;地質勘察時,鉆孔間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實際情況,如當基巖地面起伏變化較大時,軟土層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沒有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層構造;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wěn),使上部結構及墻體開裂、破壞、倒塌。
3.末加固處理好地基。對軟弱土、沖填土、雜填士、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巖層出露、溶巖、土洞等不均勻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或處理不當,均是導致重大質量問題的原因。必須根據(jù)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處理應與上部結構相結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則,從地基處理、設計措施、結構措施、防水措拖、施工措施等方面綜合考慮治理。
4.設計計算問題。設計考慮不周,結構構造不合理,計算簡圖不正確,計算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進行抗傾覆驗算等,都是誘發(fā)質量問題的隱患。
5.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諸如:鋼筋物理力學性能不符合標準,水泥受潮、過期、結塊、安定性不良,砂石級 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過多,混凝土配合比不準,外加劑性能、摻量不符合要求時,均會影響混凝土強度、和易性、密實性、抗?jié)B性,導致混凝土結構強度不足、裂縫、滲漏、蜂窩、露筋等質量問題;預制構件斷面尺寸不準,支承錨固長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預應力值,鋼筋漏放、錯位,板面開裂等,必然會出現(xiàn)斷裂、垮塌。
6.施工和管理問題。許多工程質量問題,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
7.自然條件影響。施工項目周期長、露天作業(yè)多,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溫度、濕度、日照、雷電、供水、大風、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質量事故,施工中應特別重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預防。
三、施工項目質量問題分析、處理的目的及程序
(一)施工項目質量問題分析、處理的目的:(1)正確分析和妥善處理所發(fā)生的質量問題,以創(chuàng)造正常的施工條件;(2)保證建巰物、構筑物的安全使用,減少事故的損失;(3)總結經(jīng)驗教訓,預防事故重復發(fā)生;(4)了解結構實際工作狀態(tài),為正確選擇結構計算簡圖、構造設計,修訂規(guī)范、規(guī)程和有關技術措施提供依據(jù)。
(二)施工項目質量問題分析處理的程序:事故發(fā)生后,應及時組織調查處理。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確定事故的范圍、性質、影響和原因等,通過調查為事故的分析與處理提供依據(jù),一定要力求全面、準確、客觀。調查結果,要整理撰寫成事故調查報告,其內容包括:1.工程概況,重點介紹事故有關部分的工程情況;2.事故情況,事故發(fā)生時間、性質、現(xiàn)狀及發(fā)展變化的情況;3.是否需要采取臨時應急防護措施;4.事故調查中的數(shù)據(jù)、資料;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6.事故涉及人員與主要責任者的情況等。
(三)質量問題不作處理的論證。施工項目的質量問題,并非都要處理,即使有些質量缺陷,雖已超出了國家標準及規(guī)范要求,但也可以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經(jīng)過分析、論證,作出無須處理的結論??傊?對質量問題的處理,也要實事求是,既不能掩飾,也不能擴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和延誤工期。
無須作處理的質量問題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影響結構安全,生產(chǎn)工藝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發(fā)生了錯位,若要糾正,困難較大,或將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經(jīng)分析論證,只要不影響工藝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處理。
(2)檢驗中的質量問題,經(jīng)論證后可不作處理。例如,混凝土試塊強度偏低,而實際混凝土強度,經(jīng)測試論證已達到要求,就可不作處理。
(3)某些輕微的質量缺陷,通過后續(xù)工序可以彌補的,可不處理。例如,混凝土墻板出現(xiàn)了輕微的蜂窩、麻面,而該缺陷可通過后續(xù)工序抹灰、噴涂、刷白等進行彌補,則無須對墻板的缺陷進行處理。
(4)對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經(jīng)復核驗算,仍能滿足設計要求者,可不作處理。例如,結構斷面被削弱后,仍能滿足設計的承載能力,但這種做法實際上在挖設計的潛力,因此需要特別慎重。
(四)質量問題處理的鑒定。質量問題處理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隱患,需要通過檢查驗收來作出結論,事故處理質量檢查驗收,必須嚴格按施工驗收規(guī)范中有關規(guī)定進行;必要時,還要通過實測、實量,荷載試驗,取樣試壓,儀表檢測等方法來獲取可靠的數(shù)據(jù)。這樣,才可能對事故作出明確的處理結論?!?/p>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