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繼恒
在現(xiàn)代學校管理中,如何做到管理有度,管而有效,是每個管理者都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在眾多的管理策略中,我認為“以人為本”的管理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教師的發(fā)展是學校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關注教師的發(fā)展,是“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由于教師的工作特點以及心理特點,決定了學校管理不能僅僅重視制度建設,更要關心教師的身心健康,精神生活。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需要對教師的勞動及時地給予尊重,為教師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一、 與教師建立和諧的心理情感紐帶
中國傳統(tǒng)的管理中,帶有過多強烈的理想主義特征,缺乏生命關愛,人性關懷。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我們必須與教師建立心理情感的和諧。只要大家形成一種團隊意識,工作效率自然就會飛速向前。在管理工作中,我們用制度規(guī)范教師的言行,同時用情感去打開教師的心扉,達到溝通無限的目的。如三八婦女節(jié)慰問婦女的活動;平時幫助困難職工的活動;進行青年教師座談會活動。我們還請校外專家對青年教師進行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教育,讓青年教師們放下包袱,明確責任,擺脫只空談的理想主義作風。每學期開始,我校都請老教師和青年教師一起座談,為學校的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建言獻策,給青年教師樹立里程碑式的榜樣,讓青年教師看到自己的未來。
二、 用欣賞的策略激發(fā)教師的工作潛能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鄭曉江先生在其《穿透的人生》一書的封面上曾寫上這樣一段話:“每個人的身上都隱藏著一個原子能,只是沒有人去點燃它;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含有一座金礦,只是很少有人去開采它;每個人的背后都沉睡著一個神通廣大的巨人,只是很少有人去喚醒它?!笨梢?我們應該激發(fā)教師工作潛能,以此來激勵他們?yōu)閷W校造福。
我校的韋仕成老師,在2003年我縣未全面進行課程改革之前,他的教學成績還是不錯的。參加課改后,我們讓他接課改班級,進行語文教學的研究。不料一個學期下來,他所教的班考試成績排全縣倒數(shù)第五名,當時有人就懵了,說這怎么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呢?都是課改惹的禍……面對壓力,韋老師動搖了繼續(xù)進行課改的決心。作為校長,我始終站在他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找準利害關系,確定目標方向,讓他堅持研究。之后,韋老師潛心探索,默默耕耘,從第二年的教學質(zhì)量檢測開始,教學成績一直處于遙遙領先的水平。
現(xiàn)在回頭想想,當初我的決擇是正確的,如果沒有當年我對他的欣賞和支持,恐怕韋仕成老師就沒有今天的輝煌成就?,F(xiàn)在,韋老師已成為我校的語文骨干教師,并擔任學校的中層領導,成為我管理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他還多次榮獲柳江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班主任、任小艾式班主任、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光榮稱號。他每次參加柳江縣青年教師賽教課均獲得較好的名次,其教研成果也獲得了柳州市二等獎的殊榮(柳江縣初中組唯一獲得的獎項); 有2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獲得國家級、區(qū)級、市級評比的一二三等獎;并有論文發(fā)表在《廣西教育》、《語文學刊》、《作文教學研究》、《基礎教育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中學文科》等教育刊物上。
三、 關心教師、創(chuàng)造機會,給老師創(chuàng)設更廣闊的空間
作為校長,應該在管理工作中,把學校營造得具有濃郁的家庭氛圍,好讓教師們以校為家。校長要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重視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教職工子女升學的需要、工作的需要,讓教師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去年,我們里高一、二中合并,成立新的里高中學。為了能讓里高一、二中教師的心聚到一起,我在情感上加大投入:課外跟原里高二中的教師交流談心,尋求他們對學校發(fā)展的看法,詢問他們在生活上有何困難,在學校財力許可的范圍內(nèi),盡力幫他們排擾解難,讓他們安心工作;舉行各種文體活動,領導與教師共同參加,消除隔閡,增進感情。
一個學校管理的好壞,關鍵是對人的管理是否成功。作為校長,我的切身體會是,管人要管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關心人是領導必須具備的人文情懷。讓教師感受到溫暖,他們會守著這份溫馨和安寧,帶著自己的熱情和執(zhí)著,把工作做得更好。只要把學校的目標轉化為教師個人的行動,落實在每一堂課,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對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形成集體智慧,何愁學校的內(nèi)涵發(fā)展不會有一個質(zhì)的提升呢?
四、 提供條件培訓,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我校主要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教師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走出去,主要是指導、支持各類教師參加各個級別、各個層面的培訓、觀摩、學習、交流。讓他們在思想上得到全新的洗禮與滋養(yǎng)。如每年的區(qū)級教材課改培訓、班主任工作藝術培訓、觀摩課活動,我校是盡量多派人參加,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請進來,主要是請專家來我校講學,讓教師們盡可能與專家交流,直接交換看法,學習別人的成功之道,以提升自己。
總之,要辦好一所學校,需要依靠廣大教職工的努力,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人翁作用,做到管好人,用好人。
(責編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