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紅
1高一地理教學面臨困境
在高一地理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習基礎薄弱的因素,有學習能力、方法低下的因素,也有主觀學習態(tài)度與情感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學生地理學習的現(xiàn)狀,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對于地理學習不夠重視。這種思想的根源要追溯到初中地理教學,在初中教學中,地理學科在很多時候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要參加初三畢業(yè)考試中,但是所占的分值相對比較少,與一些所謂的主要學科、大學科比較起來,學生與教師更愿意將教學時間與精力運用到這些大學科上面,甚至有的教師宣揚“完成一個大題目,勝背半年史地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地理學習自然受到削弱,初三尚且如此,初一初二就更不用說了,教學時間被占用是常有的事,一到期中期末復習時間,地理學科教學時間就被分配給語數(shù)外學科,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熱情自然降低了。
(2)學生地理基礎知識不夠牢靠。高一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知識基礎主要來自于初中階段地理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工作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情況下,學生的地理知識基礎也非常薄弱。雖然在初三階段也對地理知識進行了強化,但是主要為了應付考試,學到的也是死記硬背的知識,能夠靈活運用乃至形成地理能力的部分少之又少。學生升入高一以后,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方式不會再像初中教師那樣機械,對于學習能力具有了較高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3)學生地理學習興趣不夠濃烈。學生對于一門學科學習的興趣濃不濃,和他在低一級學校學習這門學科的情況具有相當?shù)穆?lián)系,學生在初中地理學習中能夠做到興趣濃烈的并不多,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學校、教師對于地理學科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沒有將其擺上重要位置,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運用、雙邊活動開展、學科知識拓展等方面創(chuàng)新不夠。另~方面也和學生家長的傳統(tǒng)理念有關,認為應該將時間與精力更多地運用于所謂的主科,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不濃,到了高一學習時,思想還一時難以轉過彎來。
(4)學生地理學習方法不夠科學。地理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的地理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情感與形成地理能力,對于第一點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基本做到,對于后兩點目標,恐怕要不同程度地打折扣,尤其是學生在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與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尚有差距,到了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中會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2高一地理教學困境突破
(1)開展思想教育,強化地理教學重要性認識。高中地理教師要想提高地理教學效率,必須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對于地理學習重要性增強認識。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國家了解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素質(zhì),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家鄉(xiāng)與祖國都不了解,那是非常失敗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中生,將來還要進入大學深造,走上社會,對于這一課是一定要補上、補足的。其次,要讓學生清楚地理研究在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地理學科作用很大,掌握了地理科學知識,可以將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觀察得更加清楚、透徹,例如自然的神奇、海陸的變遷、氣候的變化、資源的利用、工業(yè)發(fā)展要素、農(nóng)業(yè)發(fā)展條件、人口增長與發(fā)展的關系、開展環(huán)境保護等,這些都是地理學研究的內(nèi)容,宇宙飛船上天、南極考察活動、長江三峽工程等無一不和地理研究密切相關,只要留心觀察社會生活,就會注意到地理知識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讓學生親身感悟到地理學習的重要性。第三,要增強學生的學習緊迫感。初中階段地理學習已經(jīng)有了欠賬,教育學生在高中階段如果再不抓緊時間學習,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2)回頭復習補缺,實現(xiàn)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在高一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以前學習的一些地理基礎知識進行回頭復習,更準確一點來講就是補習,同時對學生的地理圖表理解、學習地理的正確方法、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銜接。具體操作起來,可以在開展高中地理新授內(nèi)容講解之前,用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進行專項復習,以地球儀與經(jīng)緯網(wǎng)教學內(nèi)容為主,先將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有效掌握了,然后進行自然地理內(nèi)容的補習,通過這樣的順序進行學習,效果會好一點。在教學人文地理知識的時候,由于人文地理與區(qū)域地理知識之間聯(lián)系比較廣泛,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學生開展一些學習準備工作,要求學生對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區(qū)域做簡要了解,并準備好初中地理教材與相關圖冊等資料,需要了解時方便查閱。在訓練學生對圖表等方面的感知能力時,不僅要改變學生以往只要明白“是什么”的思維方式,還要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究“為什么這樣”,培養(yǎng)地理探究能力。在地理學習方法指導上,要培養(yǎng)學生的拓展思維,能夠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等,讓學生學會學習,并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3)引入現(xiàn)代手段,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在高一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重要作用,通過現(xiàn)代教學媒體來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一是在導入新課上可以發(fā)揮作用。在一些學生的眼里,地理教學是枯燥無味的,甚至一上到地理課就興趣低落,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要求,在新課引入中運用多媒體手段,以一些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的影音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可以提高教學成效。例如在教學“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qū)W生展示幾個不同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引導學生觀察植物景觀的差異性,學生在多媒體演示的教學中,學習興趣會有較大提高。二是在難點突破中發(fā)揮作用。在高一地理教學中,許多抽象或較為復雜的地理現(xiàn)象、運動過程,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會非常吃力,雖然有教具作為輔助,但是演示的直觀性與科學性都有不足,此時多媒體教學設備就可以有效彌補這一不足。例如在教學“內(nèi)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學生對于內(nèi)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形成之間的關系理解,一直是教學的難點,模型演示發(fā)揮的作用有限,教師如果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通過電腦動畫模擬的形式,高度逼真地還原地理活動的本來面目,學生觀察一目了然,難點破解也就非常容易了。
(4)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方法也是幫助學生走出學習困境的有效方法,教師在高一地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遵循“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循序漸進”等原則,將課堂教學活動變?yōu)閷W生積極參與、樂于參與的雙邊活動過程。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要充分融入這個理念,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以探究題的形式展示出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探究,教師在組間進行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后進生提供幫助,對其他學生開展思維方式上的點撥,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自主獲得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的知識,掌握更加牢固,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受益終身。其次,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主要進行預習、聽課、復習等方面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在課前預習,將基礎問題解決,標注出自己學習的疑難問題,便于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學習與質(zhì)疑探究,教會學生在課堂聽講中抓住重點,積極思維,指導學生依據(jù)遺忘曲線規(guī)律,合理確定復習時間,最大化鞏固地理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