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忠
摘要:結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依據(jù)奧蘇貝爾的動機理論和維納的成就歸因理論對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針對研究結論提出了激發(fā)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物理學習動機;成就;歸因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09)4(S)-0010-4
1 問題的提出
物理學習動機是指所有對物理學習活動具有促進功能的心理傾向。它首先來自于學生學習物理的需要。當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機體內部會產(chǎn)生一種內驅力,促使學生進行物理學習的行動?!镀胀ǜ咧形锢碚n程標準》中提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滿足全體學生的終生發(fā)展需求的培養(yǎng)目標 ,并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設定了物理課程的具體學習目標。而現(xiàn)階段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效果是否達到了《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設定的物理學習目標?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的現(xiàn)狀如何?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定量地對現(xiàn)階段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進行探討。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理論基礎
根據(jù)國內外研究,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要動機集中反映在成就動機上。成就動機是指個人力求成功地完成某種有價值的工作或活動的內部動力過程。在成就動機的理論研究方面,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驅動構成論為我們提供了理論范式。奧蘇貝爾認為,學生的成就動機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驅力,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結合物理學習動機,認知內驅力是一種渴望認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及其物理發(fā)現(xiàn)和解決物理問題的心理傾向,屬于內部學習動機。自我提高內驅力是一種把物理學業(yè)成就看作獲得相應地位的需要,它往往以自尊心、榮譽感、自信心、勝利感等心理因素表現(xiàn)出來。附屬內驅力是為了獲得父母、教師及同學的贊許或認可所表現(xiàn)出來的把物理學好的一種需要。后兩者均屬于外部學習動機。
在教育教學情景中學生會經(jīng)常對自己在成就任務上的成敗進行歸因,學生對自己成敗歸因的認識影響他們隨后的行為動機,從而又影響他們后續(xù)的學習活動和學業(yè)成績。因而成就歸因理論也是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成就歸因理論是有關人們對自己或行為的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理。美國心理學家維納認為個人對成敗的解釋有以下幾種因素:自身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任務的難度、運氣的好壞、身心狀況和其它。他把眾多的原因按其特性分為三個維度即原因源維度(內部-外部)、穩(wěn)定性維度(穩(wěn)定-不穩(wěn)定)、可控性維度(可控-不可控)。
2.2 研究對象
被試取自浙江省某縣一所重點中學和一所普通中學,從高一到高三的學生共有504名。施測后獲得有效問卷473份,其中男生261名、女生212名。
2.3 測量工具
在前述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在對高中師生訪談的基礎上,對已有的調查問卷進行修改,制定本研究使用的“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調查問卷”。第一部分,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第二部分,以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理論為依據(jù),把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分為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三個主項目。每個主項目有10個項目評價指標(其中認知內驅力的10個項目評價指標的設定結合了《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的物理學習目標),還設計了一個表明無明確動機的項目評價指標,共31個問題。每個項目評價指標劃分為“符合”與“不符合”兩個指標水平,其中選“符合”記1分,選“不符合”記0分。第三部分,以維納的成就歸因理論為依據(jù),包括個人努力、任務難度、學習能力、學習氛圍、學習方法、教師水平、運氣7個因素以多選題的形式調查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成功和失敗時歸因的情況。
3 結果與分析
3.1 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總體情況
從表1(表題中M表示平均數(shù),SD表示標準差,表1中Z表示標準分數(shù))可見,無論普通中學還是重點中學,物理學習動機中的認知內驅力均高于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且重點中學的認知內驅力顯著高于普通中學(P<0.05),而在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和動機總分三個方面,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無顯著差異(P>0.05)。
調查說明,現(xiàn)階段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大部分來自于對物理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表2給出了在三種內驅力問題中選“符合”人數(shù)居前三位的調查題。由表2可知,高中學生已經(jīng)意識到學習物理對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大有裨益,這與新課程中的物理課程理念是相切合的。由表2可見,在認知內驅力方面,高中學生普遍認為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能調動自己學習的積極性。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無論是以新奇多樣的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還是以學生自主實驗的形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都是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的有效方式。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中喜歡重新體驗科學研究過程的占52.7%,認為物理中科學方法重要的占51.3%,崇敬科學家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的占56.2%,均低于在認知內驅力方面的平均選擇率(64.7%)。這種結果說明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應加強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對于重點中學的認知內驅力顯著高于普通中學的調查結果,很可能是由于重點中學相對于普通中學有著更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的整體素質相對較高的原因。
在強調認知內驅力作為一種內部學習動機重要性的同時,也應重視學生的外部學習動機。從表2可見,在自我提高內驅力方面,高考的壓力依然是高中學生努力學好物理的主要動力。因為很少有人能始終把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作為學習的最終目標,而把學業(yè)上的成敗關系到個人未來的發(fā)展??上驳氖?,學生能意識到物理是一門能對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學科。在物理教學和物理課程設置中應體現(xiàn)物理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時代性要求,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傳遞給學生。
調查表明(見表2),附屬內驅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動機因素。具有高度附屬感的學生,一旦得到長者或同齡人的肯定或表揚,會進一步努力學習。值得說明的是,在無明確動機一題中選“符合”的學生占全體學生的43.5%,這說明一部分學生是在物理學習動機不明確的情況下進行學習的。學生在無學習需要的情況下,很難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因為其目標指向是模糊的,會影響其后續(xù)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有明確的物理學習目標,將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3.2 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年級差異
對表3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可知,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在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和動機四方面年級差異均極為顯著(P<0.01)。由表3可見,高一年級學生在認知、自我提高以及附屬內驅力得分均高于其余兩個年級,高二年級的各項物理學習動機得分均處于“波谷”的位置,高三年級與高二年級相比較略有上升。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學生在初中自然科學學習中,對與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物理知識有很強的直接興趣,剛升入高中對學好高中物理有較高的期望和信心,而經(jīng)過高一學年的學習后,學生感到高中物理知識抽象,物理現(xiàn)象往往也比較復雜,而且與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也不如初中緊密,無法激發(fā)學生深入學習的動機;另一原因,很可能是一部分高中物理知識的水平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高三年級的學生可能主要迫于高考的壓力,其動機水平略有上升,與高二年級相比,其在認知內驅力方面的差異不顯著(P>0.05)。
3.3 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的性別差異
從表4可見,在認知內驅力和自我提高內驅力方面,男女有極顯著的差異(P<0.01),附屬內驅力方面,男女生差異不顯著(P>0.05),動機總分也存在顯著差異(P<0.05)。
對于女生在認知內驅力較男生低的調查結果,根據(jù)有關研究,我們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生理因素,男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和理解性等方面均優(yōu)于女生。第二、興趣因素,女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一般較男生低。有調查表明,男生對物理、化學、工程技術、數(shù)學等理工科方面明顯比女生更感興趣,而女生則對藝術、文學、外語等方面感興趣。
對于女生的自我提高內驅力較男生低的原因,注意到自我提高內驅力指向社會承認的成就與地位,所以我們認為其原因主要受社會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社會對于男性在學業(yè)和未來成就事業(yè)的期望值上要高于女生。
在教育領域,傳統(tǒng)看法認為,男生更容易在理科上取得優(yōu)異的學業(yè)成績,而女生更適合學文科,這種看法無形中對女生的物理學習動機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這種種原因,使得女生在調查中的各項得分均低于男生。
3.4 高中學生在物理學業(yè)成敗歸因方面的情況
表5反映了高中學生物理學業(yè)成敗歸因的情況。對于物理學習成功歸因:在內部因素中,把成功歸因于選項1“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認真努力”的人最多;歸因于選項5“我的物理學習的方法得當”次之(這兩項屬于穩(wěn)定、可控的因素);歸因于選項3“我的物理學習能力強”最少,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信心有所欠缺。在外部因素中,把成功歸因于選項7“物理老師教學水平高”的人數(shù)最多,說明教師在物理學習中的主導地位不可忽略。歸因于選項2“物理容易學”最少,這說明很可能有一部分高中物理知識的水平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
物理學習中失敗歸因方面,由表5可見學生更傾向于內部因素。選擇選項1“我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努力不夠”、選項5“我的物理學習方法不得當”、選項3“我的物理學習能力不足”,這三項的人數(shù)居前三。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無助或抑郁的情緒,即“習得性無助”的原因中,選項2“物理難學”和選項3“我的學習能力不足”位居前列。這兩類因素又是穩(wěn)定而不可控的因素。當把失敗歸于穩(wěn)定的、內部的、不可控的因素時,一般會弱化進一步學習活動的動機,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4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
(1) 高中學生物理學習動機的認知內驅力高于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重點中學的認知內驅力顯著高于普通中學。日前,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基本與新課標中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總目標相一致,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學習動機缺乏。
(2) 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在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間都存在顯著差異。高二年級處于“波谷”的位置,高三略有上升。
(3) 男生的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動機總分明顯高于女生。
(4) 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成功歸因方面做得較好,但在物理學習失敗歸因方面做得不佳,易產(chǎn)生不利于學習活動的情緒。
針對上述結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首先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物理的目的和意義,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其二,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下降的趨勢,注意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在激發(fā)基礎上的延續(xù)與保持。其三,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女生積極的關注,幫助女生提高自信心,加強其思維和實驗訓練,激發(fā)女生學習物理的動機。最后,要指導學生對物理學習成敗進行正確歸因。
參考文獻:
[1]王振宏.學習動機理論.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27~31.
[2]向海英.成就動機的歸因理論與教學改革.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0,(6):55.
[3]許根娣.高中學生物理成績下降的歸因分析及教學策略.物理教師,1998,19(11):4~7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欄目編輯 趙保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