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奔兵
[摘要]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綜合能力為基本思路,對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等進行優(yōu)化改革,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免疫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
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在免疫學檢驗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貫穿理論聯(lián)系實踐、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理論教學所不能取代的獨特作用。筆者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綜合能力為基本思路,對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作了一些改革嘗試,以求提高教學質量。
一、調整實驗教學順序
(一)調整實驗順序打破現(xiàn)有模式。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穿插進行,這種安排破壞了實驗教學的整體性、連續(xù)性和靈活性。如果將實驗教學安排在理論教學結束后,集中獨立開設,進行完整的實驗教學,這樣既能保證實驗課與理論課的銜接,又不受理論課教學進度的限制,可合理地安排實驗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從實驗準備到實驗操作的全過程,真正起到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的作用。
(二)合理安排實驗項目可有效利用時間。免疫學實驗項目有嚴格的時間要求。經(jīng)常與教學時間不相符,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nèi)必須合理地安排實驗項目,才能有效的利用時間完成教學任務。例如,肥達氏試驗需18~24小時后觀察結果,按教學計劃安排時間進行結果觀察,則基本技能操作時間就要相對縮短,實驗效果不理想,如在項目安排時,將實驗時間富裕的抗0或血型鑒定等項目排在其后,在進行抗0或血型鑒定等項目實驗時,先觀察肥達氏試驗的結果,然后再進行實驗,這樣既能滿足實驗要求,又能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二、優(yōu)化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更新實驗教學內(nèi)容。要保證實驗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實驗內(nèi)容是一個重要方面。在實驗教學中以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為基礎,根據(jù)臨床的實際刪除一些驗證性實驗或操作繁雜影響因素又多的實驗項目,例如雙相瓊脂擴散試驗、50%溶血法測總補體活性、溶血抑制法測ASO等。增加些臨床實用的實驗項目,如免疫比濁法、間接免疫熒光法等。通過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保證實驗教學的先進性和科學性,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在上課時先將實驗內(nèi)容、方法、步驟全寫在黑板上,然后再給學生詳細地講解一次,等教師講解和演示完后,學生再模仿教師的操作完成實驗內(nèi)容。這種做法學生根本不需要預習,也很少主動進行思考、分析和總結。結果幾次實驗后,學生仍不能獨立操作和分析試驗結果,客觀上限制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得到激發(fā),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存在的問題,在實驗教學中可取消課前小講,采取啟發(fā)式教學,促使學生在每次實驗課前要進行預習,了解實驗內(nèi)容。實驗課時,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講述實驗原理和目的,然后在演示實驗的同時將重點及注意事項告訴學生,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最后學生以討論的方式分析、總結自己的實驗結果。例如,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乙肝兩對半的實驗教學,除了要求學生課前自行查閱課件、預習實驗內(nèi)容外,還要求學生自己準備標本,實驗時可以自查或互查。上課時教師把實驗的重點及注意事項告訴學生后,指導學生按照試劑說明書的要求來完成實驗。這樣,學生每次實驗都會非常認真地思考操作,在興趣和快樂中實驗。
(三)通過多媒體技術完善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是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多媒體等技術,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有機組合進行視聽教學的方法。多媒體教學應用于醫(yī)學教育領域,給醫(yī)學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已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對于一些驗證性實驗或操作繁雜影響因素較多的實驗項目,例如,E玫瑰花環(huán)試驗、T細胞亞群的檢測等,可以通過視頻錄象,將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完善實驗教學。
三、加強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實驗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如吸管、滴管、微量移液器的正確使用及無菌操作的方法等。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嚴格要求、細心觀察,及時糾正不良習慣,針對學生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對謹小慎微者,鼓勵其大膽操作,增強獨立工作能力;對粗心大意者則須加強管理,并以實例講述粗心導致的嚴重后果。要求學生牢固樹立無菌觀念、合理擺放實驗材料、正確處理實驗用具和廢棄物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作風。在實驗帶教中,帶教教師不但需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有過硬的實踐技能,不論是實驗的操作方法,還是實驗結果的觀察,都應給學生正確演示,并結合基礎理論、操作規(guī)程、注意事項等給學生進行講解,同時將自身的體會及經(jīng)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學到在書本上學不到的實踐技能,從而提高動手能力。
四、完善實驗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
(一)規(guī)范書寫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考查,從報告中可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綜合分析的能力及存在的問題,為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依據(jù)。將實驗過程納入考核體系,可以促使學生高度重視每次的實驗教學,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實驗中,認真規(guī)范地書寫實驗報告,對搞好實驗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改革實驗考核辦法
以往單一的實驗報告成績很難反映學生真實的實驗水平,為了能夠達到培養(yǎng)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將實驗報告成績以50%比例記入實驗總成績,實驗過程中的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5%,學期末的實驗技能成績占總成績的25%。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加大實驗考核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行之有效的。
總之,優(yōu)化實驗教學對于促進實驗室建設、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及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責編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