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光明 宋月輝
一、認識教材,了解學生
對于新教材,大家都是處在摸索探究的階段。但是同時,我們也從中看到了許多前輩教師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新教材是由人教出版的GO FOR IT。這套教材內(nèi)容豐富,理念新穎,針對的是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同時該教材營造了一個傾向本土化語言的環(huán)境,很多內(nèi)容對于國內(nèi)學生理解起來有點難度。和以前的教材相比,GO FOR IT的起點比較高,單詞的呈現(xiàn)比較多,難度也很大。做為英語教師,我們首先要認識教材,才解學生,借助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的學情,給學生自信心,讓他們認識學習對象,明確學習任務,確立學習目標。
二、因材施教,掌握難度
我們常說,教學就是教與學的過程,兩者相互聯(lián)系,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讓學生易接受。在經(jīng)過幾次新教材教研活動后,我受益非淺,開始學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把教材的難度降低,比如聽力在本套教材中難度比較大,我就把聽力的形式進行適當?shù)母牧?,讓學生更容易聽懂,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想這大概就是教育學中所說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同時根據(jù)不同的班級的學生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策略。開展各種各樣的小組活動,讓他們討論合作,鼓勵他們積極發(fā)言,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磨練意志。如此不斷努力,一個個目標實現(xiàn)了,積小勝,成大勝,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大,更持久,學習難度就會降低。
三、調(diào)動氣氛,參與鼓勵
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不愿意站起來發(fā)言:一個是教材比較有難度,怕講錯;另外一個是學生膽子比較小。針對這樣的情況,應把教材難度降低,并采取表揚和鼓勵的方式。
同時,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qū)W,違反紀律時,老師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jīng)_擊,發(fā)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老師必須努力克服,要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教學中的困難。
四、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興趣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最必要的知識,這就是求知欲。可以說,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當學生初學英語時,興趣都很濃厚。但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逐漸遇到一些困難,如單詞記不住,語音、語調(diào)掌握不準等,就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學習成績也隨之降低。因為初中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影響他們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因素更是多種多樣。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創(chuàng)設語境,吸引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保證他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昂揚、奮發(fā)、進取的心理狀態(tài)。課堂教學中盡量講英語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的語境之中。利用實際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擬交際情景,直觀教具創(chuàng)設情景等形式,幫助學生聽懂英語,進而理解枯燥的單詞、乏味的句型。師生用英語作簡單對話,組織學生扮演角色,說一說,演一演,讓學生用英語練“說”。其內(nèi)容是新學過的知識,其形式或看圖說話,或自由會話或敘述某事某物。從而讓學生達到預定的目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新教材滲透了新的理念,教師必須立足教材特點,掌握農(nóng)村學生思想傾向,優(yōu)化課堂結構,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使我們的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聯(lián)通:437512湖北省崇陽縣路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