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歡
很早以前,在德國的埃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中,誕生了一位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巴赫。巴赫很可憐,因為在他10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都去世了。從此巴赫的生活就由他的哥哥照顧。因為是音樂世家出生,所以巴赫的哥哥會教巴赫一些音樂知識,并且教他彈奏管風琴。巴赫也很刻苦,每天除了學習,還空出很多時間練琴。奇怪的是,巴赫家放著很多音樂資料,可哥哥就是不讓巴赫翻看,無論他怎樣苦苦懇求也沒用。所以,巴赫只得趁哥哥上班和夜晚睡覺的時候,在月光下偷偷地把曲譜一筆一畫地抄在本子上,時間一長,巴赫的眼睛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偷學”,巴赫對音樂也就越來越熱愛了。
慢慢地巴赫長大了,15歲的時候他離開了哥哥,靠自己出色的古鋼琴、小提琴演奏技術(shù)考入了音樂學校學習音樂。在學校,為了練琴,他常常是熬夜,而且一熬就是通宵。
有一次,巴赫在學校聽說音樂大師賴因肯要在德國的一個城市演出,那個城市離巴赫所在的城市很遠,可是巴赫又沒錢作路費,怎么辦呢?最后,他決定走路去。一路上巴赫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實在走不動了,就坐在路邊歇一歇。你們知道嗎?就是這樣的執(zhí)著精神,才會讓他在以后的音樂道路上越走越輝煌。
一天,德國的大音樂廳里來了一位法國著名的古鋼琴家馬爾尚。他平時非常驕傲,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在演奏會上馬爾尚彈奏了一首非常難的曲子,得到了觀眾的熱烈掌聲后,他驕傲地走下臺。
巴赫上臺了,大家都不是很在意,可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他一音不漏地把馬爾尚剛才彈的音樂全部演奏出來,更厲害的是他還把曲子經(jīng)過了12次新穎奇特的變奏后,又回到了原來的旋律上。直到巴赫彈完最后一個音,大家都還沒有從音樂中反應過來呢。突然,全場傳出雷鳴般的掌聲,大家都在相互問:“這是誰啊?怎么這么厲害?”就連在后臺休息的馬爾尚也被嚇呆了,誰都沒有想到德國有這么棒的演奏家。
“巴赫跟馬爾尚比一次,看誰厲害!”大家都要求巴赫與馬爾尚PK一回,看看兩個人的真實功力。第二天,巴赫按規(guī)定時間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可久久不見馬爾尚的蹤影。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馬爾尚害怕比不過巴赫,早已溜回法國了。小朋友,你們會跟馬爾尚這樣遇到強手就逃跑嗎?其實這是個很好的觀摩機會,只有取長補短我們才會有進步。
大家都知道巴赫的演奏水平很高,但他寫的作品大家還不理解,所以一直以來他都沒什么名氣,只是默默無聞地寫作。在他去世很多年后,他的音樂作品才被大家發(fā)現(xiàn),就連貝多芬和莫扎特看到巴赫的作品都驚嘆不已。
現(xiàn)在,世界各地的琴童都彈過巴赫的作品,在音樂盛會上都能聽到巴赫的音樂。其中,還有很多作品在國際重大音樂比賽中被列為參賽曲目。就是這樣一個努力而傳奇的人,今天才會被大家譽為“音樂之父”。